调控作用渐显 商业地产开发回归理性化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7:37 每日经济新闻 | |||||||||
我国商业地产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专业性欠缺,结构高度趋同、追求短期盈利导致项目增长过快、产权纠纷不断等弊病一直困扰行业发展。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增利等专家认为,尽管存在多方不足,种种迹象表明,市场调控作用逐渐显示作用,国内商业地产开始回归专业化、理性化。 郭增利认为,我国商业地产主要存在经营效率低、规模和结构存在偏
“幸运的是,经历挫折与教训之后,市场调控机制正逐渐开始显示作用。”郭增利说。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对其购物中心会员的分析结果发现,“只租不售”作为国际公认较为成熟的购物中心运作模式,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仅仅在这些购物中心会员中,只租不售的商业面积达到了1493万平方米,远远高于租售结合模式与只售不租模式。 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地产开发商正通过转变操作思路,摆脱了早期急于通过出售物业回笼资金、转嫁风险的做法。这既是专业的回归,也是市场机制直接作用的结果。 商业地产开始向专业、理性转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一批从事商业地产规划、开发的专业团队正在迅速成长壮大。 “同时,国家提高对商业地产的信贷门槛,即将出台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也在客观上限制商业地产盲目开发势头。而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逐渐理性,也必然推动商业地产开发上向专业化发向转变。”郭增利说。 (文/陈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