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费新规之焦点解读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11:57 北京晨报 | |||||||||||
![]() 停车收费高,地上车位紧张,停车管理混乱,纠纷不断……小区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业主。日前市发改委通过网站上公示了《北京市居住区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规定,居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地下临时停车费由原来的半小时1元降为0.5元。此外办法还就收费权和价格管理办法等做了各项规定。新规能否解决广大业主的头疼事?小区车主如何从中受益?针对新规涉及的三个焦点问题,本报第一时间做了解读和观点追访。
收费标准 地下临时停车收费减半,第一小时免费 《办法》规定,居住区小型车临时停车管理服务费由现行每小时2元降为最高1元,第一小时不收费。长期停车管理服务费仍实行市场调节价(详见附表)。管理方可按月、季或年度计收长期停车费,但不得一次性预收一年以上的停车费,不得预收临时停放管理服务费。此外,停车管理企业收费应开具发票,不开具发票的,停车人有权拒绝支付。《办法》还规定,与居住区共用停车场(位)的非居住(如办公、教学、商务等)区机动车,执行同样的收费标准。 ●观点:由于收费高,本市小区地下停车位使用率不足50%。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调非露天临时停车费,旨在通过价格手段引导车辆地下停放,充分利用停车空间。北京市律师协会物业专业委员会孟宪生律师建议,管理方有可能因收费降低而限制外来车辆停车,应补充规定管理企业无权因此拒绝提供停车服务。 ●声音:市民普遍肯定新规,“地下临时性停车费降价,不仅省钱还省了找车位的麻烦。”但对长期车位费仍实行市场调节,一些市民表示失望。家住枫林绿洲的谢女士反映,“小区地下车位每月高达600元,长期停车收费何时能降?”若按新规的地下临时停车收费标准,即使全天候在家每月也不过700余元,看来通过新规的价格杠杆调节长期停车收费极有可能。 管理责任 车辆丢失损坏,收费管理方要赔偿 《办法》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小区停车费属于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费。开发商提供小区停车管理服务并收费的,应将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写入购房合同。管理方应与长期停放车主,就双方权利义务、收费标准、保管责任、协议期限及违约责任等签订协议。管理方收费后因看管不善造成车辆丢失损坏的,应依法或协议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办法还规定,收取临时停车费的停车场应在出入口安装计时装置,对车辆进行登记,进门发放停车凭证,出门查验凭证收费。 ●声音:爱车在停车场无故被损坏甚至丢失,停车管理方却以收取的是占地费为由,拒绝赔偿;因没有计时装置,收多少钱完全由停车管理方说了算;业主对小区停车收费价格不知情,入住后才知道高得难以接受……不少车主有这样的经历,因此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发生。市民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对新规拍手叫好:“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划坏我的车了。” ●观点:孟宪生律师认为,新规无疑对解决临时停车纠纷起到了直接作用。但对于长期存车收费纠纷作用不大,对车位产权纠纷也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根本解决纠纷,政府不仅应对小区的停车收费按照《物价法》规定进行有效干预,更应当通过《物权法》规定小区车位为业主共有,或者规定为公共资源,通过政策干预维护公共利益。 收益分配 露天停车收益,业主大会说了算 《办法》规定,居住区露天机动车停车场(位)的经营收益,应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居住区非露天机动车停车场(位)的经营收益,按照所有权进行分配。共有部分的经营收益应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停车管理企业应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停车管理服务费用的收支情况。 ●观点: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机动车停放收益分配一直是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此次进行原则规定,目的是和《小区物业管理办法》相适应,提倡业主自我管理。 ●声音:孟宪生律师认为,从指导思想看该规定具有可操作性。“但收益的分配,应当以产权确定为基础。不能解决产权问题,收益与分配恐怕难以落实。” 晨报记者 杨舒萌 文并摄 纸上博客 互联网让房地产 长了“眼睛” ●潘石屹 最近连续参加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亚布力的中国企业家年会,深深感到互联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人类进入和平时代的重要工具。 互联网可能是上帝赐给人们进入和平时代最好的交流沟通工具。Cisco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微软提供了电脑软件服务;Google把所有人的事和信息用一种新方式组织起来,方便、快捷的查询;Skype让互联网更人性化,人的声音在网上传播,比单一文字要丰富得多等等。 互联网给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是:透明度提高了,所有事都公开了,腐败的、见不得人的事情少多了。过去城市真实地价是高度机密,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客户和商人只能推测、打听,即使这样也不能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更多的人在市场中像瞎子一样凭感觉决策。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说过:“现在做房地产,不要用眼睛,也不要用耳朵,要用鼻子去闻。”这是因为你看到的、听到的消息有大量水分。许多都是话传话,有些最初是真实的,传几次就失真了,成假的了。今天北京不光交易土地价格挂在网上,连土地交易量,交易的土地位置都写得明明白白。只要会上网,谁都可以查询,人们取得信息权利平等,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而关于房屋交易,中央从去年上半年就反复发文件,要公布给大众,避免购房人上房产商当的可能。今天,我们可以真正用自己的双眼透过互联网看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从我的亲身体会看,互联网在中国各行业的应用,将成为社会建立诚信最重要的工具。 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将给中国房地产带来怎样的影响?田溯宁用“数字生态系统”这个词说明互联网企业与政府传统企业内容提供商、电信行业可以很好的合作。这个例子更说明各行业相互依赖才能够很好的生存,为让房地产学会怎样双腿走路提出了很好的思路。 Internet将使全球受惠,中国又将在这个数字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得到什么好处?最重要的是需要各行业协调和团结,才能建立起今天的数字生态系统,达成共赢局面。一些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行业和人才会在这个系统中发展,不适合互联网的行业和人会被淘汰。 附表:居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收费内容 露天 非露天 小型车 大型车 小型车 大型车 临时停车 0.5元/1小时 1元/1小时 0.5元/半小时 1元/半小时 长期停车 150元/月 210元/月 市场调节价 备注 停放不足半小时或1小时按半小时或1小时计算。临时停车从第二小时起收费,一小时内(含)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