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惊呼:大城市楼市似乎在回暖。
支撑“回暖”的依据是成交量。据21世纪不动产(21世纪不动产博客)监测数据显示,在10月底房地产利好政策的刺激下,11月京沪深三地一二手房交易量均有所上涨。其中北京11月二手房买卖交易量环比上涨13.2%,价格环比下跌4.3%左右;上海二手房买卖成交量环比上涨10%左右,价格则回落了近4%;深圳成交量环比上涨49.8%的同时价格下跌4%-5%。
只要成交量上升,哪怕房价略跌,人们还是觉得看到了楼市春天的希望。但21世纪不动产高级分析师孟奇表示,回暖是否成立,仍有待观察。
买卖市场:京沪深三地 “价缩量涨” 深圳增幅近半
从11月的市场情况看,救市政策显现了一定的成效。
在楼市政策暖风的吹拂下,京沪两地11月二手房交易量均有10%左右的上涨,而前期价、量下跌都比较明显的深圳则似乎对暖市政策反应更为强烈,上月成交量大涨了49.8%。
据21世纪不动产深圳罗湖区域加盟店店长反应,11月新政实施以来,客户购房信心明显增强,客户看房量环比增长了近四成。京沪两地的加盟店也普遍反应,市场观望氛围有所淡化,主要成交楼盘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业档次较高、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的楼盘,这类房源的目标客户以中高档收入的白领为主,这类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只要有适当的房源他们会及时出手购买;第二类则是面积较小、交通便捷的小户型,这类房源的购买者以首次置业的年轻人为主,像许多“80后”的年轻人积蓄不多,在选择婚房时比较偏向于这类小户型,同时这部分购房者也是享受新政优惠最多的人群,因此11月这部分消费者购房带动了整体市场成交量的上涨。
从区域来看,各地不同区域由于环境及项目定位的不同11月的交易情况有表现各异。例如北京市的朝阳区11月成交量环比增长近15%,主要是由于区域内有大量小户型房源,例如区域内的的望京、酒仙桥、朝青等板块,集中着大量配套比较完善的精品小户型,同时这些区域交通也非常便捷,因此受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带动了区域成交量上涨;上海浦东的内环区域,由于世博会利好的支持,前期房价上涨迅猛,吸引了大量投资客,在市场调整房价下滑的过程中,投资客清仓离场导致房价出现了5%左右的下跌;深圳的罗湖区,高档房屋购房人群稳定,价格也相对坚挺,一些小户型、年代较早的房屋在今年上半年时价格本基本调整到位,近期价格波动也并不大。
租赁市场:小户型受追捧
11月正是租赁淡季。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也显示,京沪深三地租赁市场成交量均有一定下滑。其中,京沪两地租赁成交量分别下滑8.5%和7%,深圳更是减少了20%。深圳二手房买卖成交量的大涨与租赁成交量的大跌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新政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促使了部分租赁客户向买卖市场的回流。
虽然11月整体租赁市场冷淡,但据21世纪不动产各地加盟店反应,近期一些中心区域的小户型相对来说租赁成交比较活跃,京沪深三地11月小户型成交量环比分别出现了8%、3.5%和3%的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许多企业给员工的租房补贴也相应减少,例如北京的CBD板块、上海的陆家嘴板块以及深圳罗湖的一些板块都出现了企业员工大房换小房的情况,小户型房源成了租赁市场的香饽饽。
新房市场:成交量有所上升 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新房市场似乎也在支撑市场回暖的说法。
21世纪不动产根据11月新房交易量的官方数据统计,京沪深三地交易量均有所上涨,京、深两地涨幅都在50%以上,上海涨幅较小为3.58%。
21世纪不动产分析人士认为,新房交易量的上涨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10月底楼市新政出台,但部分新政自11月1日期执行,因此部分10月的消费需求暂被抑制,在11月集中释放;第二,9、10月份楼市新政出台比较密集,且新政的优惠对自主型消费者来讲比较明显,增强了市场信心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实惠,促进了交易量的上涨。
21世纪不动产高级分析师孟奇表示,11月京沪深三地一、二手房成交量都有显著增长,这主要是短期房地产利好政策的直接反应,中央决定加大政府投资、维护市场稳定的相关政策措施,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信心。但从目前楼市的观望状态以及我国经济环境来看,房地产市场要真正回暖尚需时日。(来源:21世纪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