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聚变德胜改变区域功能 文化与商务共发展(组图)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5:05  新浪房产
聚变德胜改变区域功能文化与商务共发展(组图)

图为论坛主持安家传媒机构董事长刘文斌先生

  刘文斌:谢谢李先生的言简意赅的精彩发言。下面同样还有一位优秀的建筑师,就是中元设计院的孙总,孙宗列先生请您发表您的见解。

 
图为中元设计院孙宗列先生

  孙宗列: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个论坛。我是作为这个项目主持人,也是具体做项目创作的一个设计师。我今天在前面几位专家、学者谈的论点的启发下,我觉得如果说这个论坛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如果专家能够有这么一个论证的话,对我们这个项目会有很多启发性的建议。但是从今天来讲,我是从甲方开发这个项目的定位,还有一些我们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实今天从这个角度来回顾的话,也与诸位专家很多观点也有不谋而合的地方。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还是针对这个项目,我们从事的设计所联想到的一些敢想。我想今天简短谈两个题目。一个是从这个项目整个前期的定位、策划到方案的确定,到最终的实施。这个过程我把它叫做一个“磨炼”的过程。因为大家都知道,咱们都是房地产商,在座都是权威人士。

  孙宗列:我们的确从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高速建设一段时期。大家都深切的感受到我们有一些浮躁的现象。包括一些城市建设,建筑的一些建设的情况。这些年来随着我们不断的从房地产行业来讲,从设计的领域来讲,不断的去反思。实际上也更多的回归到一个比较冷静的心态。所以说我觉得德胜这个项目,它从整个设计的过程,从规划的过程可以充分的体现这么一种比较冷静的对待城市开发,对待城市再建设,再开发这么一个建设。的确跟以往的一些设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就是说,的确它在各个环节里面是经过精心的策划,还有充分的论证和不断的去修订,在整个的过程中不断修订方向。所以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磨炼。刚才各位专家对这个地区的确谈到了很多,一个就是对它特定历史的文化仪器产生很重要区域特色。另外也谈到开发项目在对德胜地区来讲的多样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的确从方案的设计过程,从开发商的角度是非常非常认真,很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城市,对待这个特定的城市环境。

  孙宗列:大家知道今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亚建协的亚洲建筑大会。这个主题叫“演变中亚洲的城市和建筑”。许多与会的建筑师发表的观点和看法都关注着地方性建筑的区域,文化、历史。都关注于地方对于开发来讲,很多城市化速度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去对待既有的文化和环境。我觉得在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在这个区域的传统非常有特殊意义的德胜城楼环境的因素上,具体设计来讲采取的一种比较谦和,其实并不是张扬自我的这么一个非常谨慎和严肃的一个态度,刚才赵总也说了,这个项目也得到十大地标项目之一。实际上说实在的,整个开发过程,包括设计的过程,我们并没有把这个项目当作一个地标来做的。也就是说我们回归了之后,这个心态冷静下来以后,这个表达是如何来尊重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地理、环境这些文化的基础上怎么谦和的表达自己。实际上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评选机构把更多所谓地标的概念也回归到了一个对城市并不是张扬的一个建筑上。因为以往说到地标,往往大家都会想到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以至于我们社会充斥这种所有的建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地标一种很怪的现象。

  孙宗列:德胜门这个设计,我自己的心得就是说其实并没有当做地标来做,只是说它尊重了历史,尊重了城市。去科学、理性的去表达这个项目应该有的本质。由群体的这么一个概念形成了一个标志性的很自然的流入。这个说从社会,从评价体系,从开发的角度,其实我们的认识都是在提高的。这是第一个。其实第一个里面也谈到了,我主要的感受就是回归,刚才谈到我们高速发展形成的一些比较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盲目的去开发,造成很多城市后面再也不可挽回的后果。实际上现在已经慢慢的显现出来了,很多建筑专家也都逐步的,包括房地产开发界也都体现到这种痛处了。这个回归我想是第一个是环境,包括城市和历史,我们怎么对待城市和历史。我们逐渐把开发的热情冷静下来,比较直面这个城市,勇于当这个城市的背影。其实刚才一些专家也说了,其实这个项目的定位跟金融街,跟CBD是有区别的。那么在城市来讲,它是一种辅助性功能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地带。从想像上来说也是这样。

  孙宗列:第二个层面是技术层面的回归。像刚才大会也宣布了,这个项目是获得了建设部的节能示范项目这么一个称号的。而且事实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节能示范技术的创新点上。但是这一点上的回归,我的意思因为提到四节一环保的概念,从政府倡导,当然这是一个全人类都要关注的一个课题。当然在最初我们国内引起这些概念和包括技术之后出现了一个很怪的现象,也就是说好像是为了做这种节能,为了做环保,去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这种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一种方式。不顾地域性,地方的环境和特点,特别是当今我们国家仍然是在一个发展的初期,它的的经济实力并不足以去做很多所谓高科技、高造价、高成本的这种节能的概念。那么从建设部能够选定这个项目作为节能示范来讲,因为我们这个项目的设计一个原则就是希望,因为我们国家节能的规范已经执行了,我们是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之下做好最基本的系统,最基础的一种设计,确保它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我想建设部选择这样一个项目也是本着这一种对于量大面广,真正是有实用价值的,适宜技术这样一个层面的建筑来真正的推广和示范。我想就说这两个观点。

  刘文斌:孙总是这个项目的设计师也比较理解这个项目。大家在今天论坛一直讲德胜国际成为德胜门地区新地标,起到了拉动这个区域的作用。下面我想听听王东老师的意见。有请王老师。

 
图为全国政协常委 北京规划局顾问总规划师王东先生

  王东:刚才以上各位专家关于德胜国际中心讲的很多,而且越讲越详细。这个题目拉回来,拉到这个区域。北京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它在不断发生变化。德胜国际中心的建设就是面临着城市变化的一次机遇。那么我准备从两个方面来说这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德外这个地区所处的位置是首都的功能核心区域。在我们新的城市规划里面是这样定位的。四各城区。那么它有几项任务一个要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第二个就是要强化国家对外事物,国际旅游为特色的中外交往中心的功能。第三个是建立国际交往功能的密集区。第四个是以老城区保护相结合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核心区的街区。所以在这个地区就面临着大的形势是我们结构的调整,也是在这个地区要面临着一个土地的置换和升级,也是面临着优化开发建设这样的形式。

  王东:刚才很多专家也谈到了,我觉得它所处的位置,二三环之间,又在德外大街,靠近城市的旧城区。那么它的特点,至少我们六大功能区里面,跟四大功能区有关系。一个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一个是金融街,一个是奥运中心,一个是朝外商务中心区。距离都不太远。大概最远的就是CBD,直线距离是9公里,其他都在5公里,6公里之内这样一个优势的条件就给他很有利发展的因素。它就可以向科技靠拢,可以有中关村园区。我们奥运中心虽然是奥运会20几天,但是它的长远发展目标是体育、文化、会展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区域。金融街很明显的,它的特色就是经济。所以这个德外这个地区的发展,它可以面临着多种的选择,它可以去寻找机会,刚才我讲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建立,选择它发展的目标。我想这个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选择好了就能够带动这个地区的发展。这是第一层意思。

  王东:第二层意思我觉得我们研究在研究这个地区的时候,还应该了解一些历史的背景。我觉得我们德外地区它面临着几度的辉煌,也有几度的衰落。历史上最早的记载它曾经是我们首都的前身,京中都和元大都的生命线路为什么叫生命线呢?就是我们肯德胜门外护城河是很不起眼的,很窄的路。在历史上就叫潮河,又叫拔河,又叫福通河。那个时候潮运很发达。到今天历史上还遗传了一些有七个坝,其中有一个镇叫镇村坝,镇村坝就是东坝,历史上还有郑和的一些故事。到了元代的时候。实际上元大都把潮和包里面原则上还有潮运的历史记载。当时记载一天要运载4600袋的粮食。一年运输240天,大概有110万担的粮食在这个地方运输。从历史上看高粱河进入什刹海,这个地方曾经繁荣过。我想明代以后,我们现在讲德胜门在元代的时候,不在这,是在德胜门外的土城那个地方。那叫健德门。到了1638年的时候,明代取代了元代,修筑了北城墙,建了德胜门,到现在为止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我想这个地区有这样的一些悠久的历史,同时现实的意义就是它紧临着我们历史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我们老城区,6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所以这个是别的一些新的项目很少有这样的一个机遇的。就是说难免的邻居就是历史文化名城,现在我们的故宫已经是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物专家正在酝酿考虑怎么样把黄城列入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保护的核心部分就在我们的德胜南边一点。

  王东:所以它面临一个历史文化的名城保护。同时又和其他的四个重点功能区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想在这个地方,我听说我们总的还有50多万,现在已经建了20几万。我想今后在选择我们项目的时候,我想选择的余地还是比较大。我觉得应该通过这个项目的选择可以把它做的更精,更好。它的影响力也就会越大。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8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