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师山庄:现代生活趋势与融合的新建筑(组图)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18:23 新浪房产 |
![]() 2006年4月29日晚上6点,庐师山庄 (论坛 像册 户型 样板间)举行了“融合-TALKING”风格论坛以及“融合”的盛大开盘活动,从而目前西山区域惟一的内围合式私家宅院——庐师山庄正式面世。为此新浪房产独家对此进行了现场报道。 庐师山庄 (论坛 像册 户型 样板间)是北京建工地产历经三年,在西山区域推出的高档别墅项目。庐师山庄在诞生之前经过无数轮的方案论证,工艺与样板试验,汲取西方建筑精华,承载“上层生活”的理念,使建筑本身既能体现东方精神的内涵,又具有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建筑,东方精神”的融合特征。 庐师山庄将庭院引入建筑,与建筑融为一体。并利用不同标高的平台使院落空间更具趣味,使庭院生活“围而不堵,封而有透”。在现代化的生活与建筑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围合空间精神,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这种庭院生活不拉上窗帘也能使个人隐秘生活得到保证,这是一种自由的空间,是一种自我展示和放松的空间。 以下为“融合-TALKING”风格论道现场实录: 主持人(孔杰):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来宾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相会在西山——“庐师山庄”的现场。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孔杰。我代表北京建工地产衷心地感谢和欢迎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所有关注“庐师山庄”的朋友们! 2006年4月18日夜幕降临之际,北京钟楼上出现了“海市蜃楼”的壮观景象。过往行人,无不惊叹,无不驻足观望。几乎京城的所有媒体都纷纷赶到钟楼,记录下了这震撼的一幕……之后的几天里,京城各媒体纷纷报道,这件事已经成为北京城里无人不晓的话题。 今天,我们终于有幸相会在“海市蜃楼”上出现的传奇之地——“庐师山庄”!相信很多人仍然难忘前些天在钟楼上出现的那一幕壮观奇景。这个融合了国际建筑、东方精神的现代别墅具备着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内涵!这是在皇家地脉上自然长成的尖端化的别墅,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崭新尝试。他在极度私密的生活空间中拥有绝对开放的视野,也是兼具人文与私属性的现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庐师山庄”的影响和推动着这个时代的建筑形态及发展趋势。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就叫:“TALKING 融合”。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北京建工地产朱总为我们致辞! ![]() 朱总: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光临庐师山庄,在开盘之日,我们举行小型的座谈会,邀请了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以及各位嘉宾,共同对现代生活的趋势做一探讨。 作为地产发展商,更要注重铸造适合现代人生活、居住的房子。庐师山庄别墅在建筑形态上将中西方建筑文化进行融合,同时又结合现代人居住的理念,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别墅生活品质。谢谢大家! 主持人:不知道各位来到这里以后有没有私下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他们的样板间现在已经弄得非常好了。昨天为了准备今天的活动,我特地到这里来,看了看,有一些直观的印象,和在书面上的解读的确是不一样,有一些直观的感觉。尤其是对他们内部的空间设计的一些理念,原来我不太明白,有些概念在我看来都是矛盾的,比如私密和开放,看完以后才知道是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具体的内容,一会嘉宾们都会一一回答。我们这是很自由的对话,如果有问题的话,就可以随时举手,不要把问题留到最后。希望几位嘉宾在谈的过程中也是自由一些,一个嘉宾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您也是有话要说的话也可以打断。 我总结了庐师山庄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我们采用了独特的方式在古老的中国楼体上制造了这样一个“海市蜃楼”的盛景,体现的就是建筑的历史古老与现代的交汇点。 第二个就是西方的风格和东方的精神结合在一起,风格在我看来就是所有看得见的东西加起来的组合叫做风格,精神肯定是包含在里面的,看不见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读的东西。 第三个就是具体的问题了,就是有关于别墅建筑风格上的突出的特点。比如我们说它提炼了别墅的精华,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非常抢眼的特点。别墅的精华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走了多远,过去几年中国别墅的发展过程中,庐师山庄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三个大问题。 谈话的思路最好从比较具体的开始,然后再来看看更高的理念在什么地方,这是我大概总结出的谈话的思路。下面我把嘉宾请到台上来:方体空间主持设计师王昀先生,台湾著名室内设计师王大君先生,北京建筑工程设计公司吉树起先生,著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先生。 主持人:介绍一下,王大君先生来自台湾,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台湾工作过,对别墅文化有相关的研究,今天从比较泛的问题开始,像王先生见多识广,见过很多别墅的形态,讲一下别墅一般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结合我们中国大陆,过去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多的人开始住进别墅,买了别墅,从别墅的消费心理来讲,这些年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先了解一下大概的情况,然后我们看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庐师山庄到底有什么不同? ![]() 王大君:各位好,我想第一个解释就是所谓的别墅,因为这两个字其实在定义上面可能在亚洲过去有一些误解,其实在欧洲、美国就是house,house绝大多数是中产阶级的住宅,过去三十几年到了台湾,以及到了日本。 它的中产阶级的住宅到了东方,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别墅,当它变成别墅以后,它在东方就是一个豪宅的概念,事实上别墅这两个字和house并不划等号,在整个过程中,大家提出追求住的住宅实际上是等于一个中产阶级的住宅,这是一个在认识上最大的差异。 在之前的一些形式上的TALKING中,说亚洲人一般都是在美国正常的工作族群的环境,不管是建筑形式、空间设计方面,其实都产生了一些误导作用,图形图像变成了亚洲人在追求别墅,实际上是追求house错误的表征。这个表征深入人心,就影响了大家对住房生活的品质。这个生活品质是大家去将就住在一个西方中产阶级的居住格局里面,西方人的思考问题变成东方人的思考问题,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变成了东方人的生活习惯,中间的差异性变成没有人去解决。所以绝大部分,我想很多人去过美国、加州,看过当地的中产阶级的住宅,实际上就是我们亚洲人追求的所谓的别墅。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导致了在整个市场上面,别墅的产品会变得非常的不明确。 主持人:所谓的不明确是什么呢?吉先生和王先生有什么补充?北京这几年来也出现了别墅项目,一般别墅的购买者在购买别墅的时候,普遍持的是什么心理? ![]() 王昀:我想接着王先生谈的内容说一个想法。现在我们对于房子的理解,或者是对于住宅的理解,大多数是在思考一个风格的问题,就是说什么什么“风”,什么罗马风、西班牙式、法式啊,住宅特别是别墅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就像你私人的一个衣服一样的状态,并不是说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 别墅在我的概念理解,它是反标准化的,它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产品。这个产品的本身是需要量体来裁衣的,如果一个别墅是需要大量的拷贝的话,这样的别墅就成为了一个普通的house的概念。 庐师山庄这样一个房子,实际上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从一个所谓的风格论来思考,或者是刚才王先生所讲的是图像的方式的符号,这就是别墅。是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展开,比如说一些院落,像私密与开放相结合的方式,是庐师山庄这个项目所追求的。 吉树起:别墅不应该是一堆房子放在一起,现在市场上的房子很多,什么美式大宅,西班牙风情,并不是简单的拷贝过来,现在拷贝的只是一个外表,真正的别墅生活还是体现在生活方式上。 主持人:我们现在在考虑买别墅或者卖别墅的时候,可能是给别墅增加了不该有的附加的东西,而忘记了它居住的最基本的概念,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来到这里有没有强烈的感觉,就是你想要寻找它是什么式的别墅,到了这里,你看到它是中式的、欧式的、澳大利亚式的,你们心里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昨天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一开始我看到介绍的时候,说它具有很强烈的德国色彩,但是和设计师聊过之后,又感觉不是这样。 我们聊到别墅的国际风格问题,我想问一下台上的三位嘉宾,国际风格具体来讲体现在什么方面?能不能举一些例子,比如说什么概念是现在国际上比较超前的设计理念? 王昀:我先说两句。风格的概念,实际上从我们设计当中是不太赞同这样的一个说法。特别是现代风格这样一个方式,实际上这种提法我们也是不希望用这样的观念介绍,比如说欧式、西班牙式,大家的概念中好像又出了一个现代风格。 我们生活的所有的居民,包括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生活在当今的时代,是现代的生活,在现代生活展开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对应生活的空间的本身是一个现代生活的一种展开方式。 比如说我见到的一个甲方,就是一个小伙子,他到庐师山庄看过以后,说了一句话,说我们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也是可以买得起这样房子的年轻人的思想的话,我们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锁在18世纪、17世纪欧式古典风格的房子里面。 这样来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房子本身空间如何应对现代的生活,给它一种展开的可能性,现在的社会不像以前,大家共同幻想、大家思考的问题都是趋于一致的。 现在的社会当中,每一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们如果用一种风格来规定别人这样的行为方式的话,这个问题是不是合适?这个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我们恰恰现在所用的风格是抽象的,不是形象或者风格的感觉,我们对于生活的理念转化为空间的概念,在空间的里面来实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一个新的展开,而这种展开并不是规定了装饰是什么样子,而是在这里面仅仅提供了一个空间,展开你现代生活可能性的一个空间,给你更大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