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联盟走进龙湖景观高峰论坛

  以园论道,当代建筑山水与居住精神

  中国园林自诞生伊始,便倡导一种“山水人文”共栖的精神雅境,善用石砂布局,以点水为趣,共生一种独特的诗意韵味,生活、意境,相互依存,彼此共鸣。在当代,不止中国,放眼整个亚洲园林,都在以一种现代人审美,效仿古人在园林表现出来的传统韵味,那么人、生活、园子,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在当代的这个精神大背景下,共存共栖?

  10月29日,中房联盟走进龙湖景观高峰论坛在荣华天地酒店举行,当日吸引近300多人,地产界、设计界等相关行业内精英慕名而来,现场更有幸邀请到凯盛上景(北京)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媛;中房联盟园林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世纪立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文; 世界著名景观设计大师,日本一级建筑师,日本当代三大景观设计师之一 佐佐木叶二先生;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 主设计师、副院长夏成钢 ;中房联盟园林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笛东联合(北京)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袁松亭;中国房地产业联盟轮值主席钱明礼;中国房地产业联盟,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廖益林;中国房地产业联盟园林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旭辉地产资深景观经理赵嘉琦;北京龙湖研发总监崔小刚,龙湖集团景观总监刘玮,中国房地产业联盟园林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麦田景观首席设计师纪刚、天琅项目景观负责人张静等嘉宾出席了会议,并现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世界著名景观设计大师,日本当代三大景观设计师之一,佐佐木叶二

  ——“让园林与艺术回归建筑,共鸣生活”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文明的话,庭园是一个文化。”世界著名景观设计大师,佐佐木叶二,在当天的论坛上,这样说道。在建筑的大环境下,庭院所诞生的小环境,应该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缩影,这个时候,人不再单是园林的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人与园子,互生互融。例如在打造韩国的大型几何住宅项目上,我们选用韩国代表白瓷,以艺术雕像的形式,植入到园林的整体景观里,更善用蔷薇、地势、季节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人文精神艺术与园林互动的典型代表。而在另外一个住宅作品白雨馆的呈现上,我们更注重,建筑和庭园互相贯穿、互相融入,真正的将园子植入建筑与生活。

  而在今天参观过天琅这个项目的时候,深受启发和震撼,让我很期待整体大区的景观效果。

  山水心源设计院院长、园博园北京园总设计师,夏成钢

  ——“透过乾园看当代园子,让园子诗意一点”

  在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作上,乾隆花园中,随处可见人文的精神痕迹,其中精彩的便是“诗意画作”与自然共鸣,所带来的生活意境,其中的草木石径,都有一个内涵、精神上的点题。比如,其中的山石选择和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石头一一对应式呈现,建筑上的对联和匾额,更不是随意安放,而是配合里面的种植和配植,以小见大,“寸石生景”便是整个园子营造上,精彩的部分。山水心源设计院院长、园博园北京园总设计师,夏成钢先生,在谈到园子与生活的相互影响时,这样说到。

  凯盛上景(北京)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路媛

  ——造园的乐趣在于人、景、情的联通互动

  “园子如何与人产生互动、产生共鸣,是园林设计的主线”。作为园林设计师的路媛如此说到,这也是她在做项目时一直秉持的理念。

  对生活来说,立园之本很重要,过去的园林是按照个人喜好,服务的是皇权贵族,而今是对于每一个家庭或家族,因此需要遵循这个偏好本源去塑造园林。一个园子应该能与人互动玩耍,亦景亦情,人和景和情都在一个画面里。那么景观的故事性塑造就变得重要,这也是天琅的园林其“乾园八景”之所在。

  以天琅“观鱼小趣”这个景观点为例,在营造时,从立看效果上,一个曲水流觞亭,可休憩,立坐亭中,亦可观鱼,来达到“顶观动势,侧看鱼型”的效果。而对于水的应用上,采用了“乾园八景”中的精粹,将自然景观和维护两个维度叠加起来,做了一个呼应与异化,人在场景里,既可以和它互动,又可以观赏。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