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亿”惊魂

  当年的4万亿至今仍让人们心有余悸之时,媒体近日报导的“7万亿”又引爆了市场,该新闻指出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15年投资超过7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随后进行澄清表示投资数额无法计算,并表示这笔投资并非新增财政投入刺激,而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这也意味着,2015年所谓的“7万亿”和“胡温时代”的“4万亿”将截然不同。

  资料显示,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分别为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可以说,这些基础设施项目此前均为国家垄断行业,如今对社会资本的开放是新的突破。

  “7万亿”和“4万亿”的本质完全不同,当年的“4万亿”是政府在计划外新增的支出安排,目的是为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种种后遗症之后政府也意识到“4万亿”的负面效果,要再次推出种类刺激政策将更加谨慎。这更表明了“7万亿”和“4万亿”不可相提并论,不可轻易混淆概念。

  充满争议的宽松政策

  但中国货币政策是否进一步宽松也充满争议。

  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的M2/GDP比率已达193%,远高于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即便是QE之后的美国,该比率也仅仅维持在低于90%的水平。因此,从总量上来说,中国的流动性环境应该是非常宽松的。在中国经济步入下行周期以来,央行频频出手,采用公开市场操作与存准率调整等多种手段继续释放流动性,希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实体经济来实现全年GDP增速“保七”的目标。然而,市场的普遍反应是宽松程度还不够,呼吁更多的流动性释放。这很让人困惑不解,为什么注入了那么多的“水”,实体经济还是这么“渴”?

  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解释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M2/GDP比率畸高的原因。如果把中国当前的资本市场比喻成一个泳池,那么广义货币(或称之为“流动性”)就是其中的水,国有大中型企业好比是深水区,私有中小型企业好比是浅水区,为了保证“泳池”的正常营运能力,货币当局需要向“泳池”注入足量的水。不难发现,往往深水区贮存了更多的水,但浅水区更有效率地服务了大量顾客,导致水在两个区域之间不均衡配置的根本原因藏在水下——预算软约束使得“池底”倾斜,更多的信贷资源流向了国有企业,而私有企业通常会受到严格的信贷约束。当信贷资源因配置渠道扭曲而无法流入高效率的企业时,为了实现既定的增长目标,货币当局不得不增加货币供应,M2/GDP比率也随之攀升。

  显然,由于信贷资源错配,流动性已经难以持续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了。学者认为货币当局应当重新考量M2增速这一货币政策指标。中国当前M2与实体经济脱钩现象已经很严重了,具体表现为M2增速与GDP增速、CPI增速之间的关联性大幅降低。因此,在短期,政府不应过分依赖M2增速这个中介指标来调控宏观经济;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可以乐观一点,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预算软约束问题可以得到缓解甚至修正,从而使实体经济跳出信贷资源错配这个“恶性循环陷阱”,之前“沉淀”于低效率部门的钱也将会通过新一轮的优化配置重新流转起来,从而更有效率地推动经济增长。

  如何挽救你的钱包

  对于手中持有货币的投资者而言,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大量资金很容易再次流向股市和楼市。从趋势投资的角度讲,无论实体经济最终需要多久走出低谷,进行股市和楼市的合理配置都是目前最有效率,相对风险较低的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一直萎靡,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需求趋近饱和。因此在进行不动产配置的时候,要留意一线城市,核心位置的稀缺产品。

  虽然房地产市场过去两年有些趋冷,但核心城区的房价过去两年不但没跌反而不断升值,特别是在近几个月房地产政策放松后,北上广深核心城区的房价都有上涨,这说明“要地”这些稀缺资源依然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对象,随着中国财富的增加,其稀缺性决定了其价值。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看好,还是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面以防万一。相信不同投资倾向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合理的资产配置则是所有人的共识。

  在北京西三环边有一个别墅项目,2015年6月入市开售的西宸原著是北京最早入市的“顶豪”项目,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当月,该项目就售出地上单价超过10万元的住宅30套,签约金额10亿元。何况,这样的豪宅既坐镇首都三环这样的有利地形,拥有大城市的方便,又能享受别墅住区的静谧舒适。

  同样为房产配置,是在完全成熟的城市中心购房,还是选择偏远的郊区购房,或者选择一些价值洼地购房,又是不同的答案和配置结果。

  以西宸原著为例,其项目位置处于西三环旁,借助新近“首都特区”概念加上罕见的别墅业态,属于典型稀缺资源。此外,与三环一路相隔的丽泽商务区,是明确规划的北京金融街外扩金融产业区域,目前基础设施已投资建设完成,写字楼和相关商业配套将在3-5年内发生巨变,从这个角度看,区域又属于明显城市核心区的价值洼地。西三环独有的区域和别墅社区业态,这些硬属性,让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有理由将其作为投资和居住的重要选择之一,进行不动产的配置。当然,这些决策也恰好使得这些购房人成功躲过了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

  聪明的投资人在流动性过剩的今天,可以考虑保守主义的投资方式。虽然人人都说房产进入了白银时代,保值意义大于了增值,但核心区的高端房产依然是最具稳定投资价值的稀缺品,并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商品。而对房产本身的流动性而言,是在“鬼城”建成前投资一套期房,还是在北京西三环边配置一套房产并当作第一居所?显然,选择后者更加明智。

西宸原著玉府效果示意图

  北京西三环边的地产项目屈指可数,而西宸原著又在近期推出了名为“玉府”的平层产品。项目无论从低密度的别墅社区,还是颠覆人们传统观念的精装标准,还是智能化与顶级的产品配置,这种产品都是最具有升值价值和居住价值的。正如二手房市场,很多人发现那些位置好,户型方正的产品,现在也是价格高于一般产品很多,而且一房难求。

  很多人在流动性过剩的时候,投资心态会变得疯狂,盲从,而有些事情越稳妥,越能发现价值洼地。这座在北京西三环旁,起价入市价格仅为1100万元的平层精装豪宅,不仅是避险的利器,在本轮流动性过剩周期完结的时候,一定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不动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