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北京楼市关注之三:新盘还要开多少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4月03日17:05 北京青年报 | ||
不管是处于对“后来者居上”的向往,还是出于“喜新厌旧”的心理,很多买房人在计划买房时都会设法了解“最近还可能出什么新楼盘”;买房的如此,卖房的也如此,一个项目在前期运作和销售过程中,都会密切关注新盘的动向——不管是同区域的还是不同区域内的。 也许是应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北京楼市2003年的新盘将呈现什么特点?类型和产 2003年新盘供应量激增 2002年,有人曾形容北京楼市是平均两天出一个新楼盘,但从今年春季北京楼市的态势和业内的分析看,2003年,北京的新盘供应量将多于往年,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政策的改变起到了“推波”作用,使不少“囤积”在大小开发商、土地主手中的“协议地”仓促入市。 2001年年底到2002年年初,由于北京市土地政策(2002年7月1日以后,北京市开始实施的关于禁止经营性开发项目土地协议出让而一律采取公开交易)即将发生变化,北京楼市曾掀起过一阵狂热的“圈地热”。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前前后后这些被“圈”的地块占地面积总量已经达4000多万平方米。由于新的土地政策的实行,这些地块将不得不在今年或明年进入市场(否则土地使用权有可能被拿到市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公开交易)。 事实上,2003年春季亮相的新盘数量已经证实了上述判断。4月3日在国贸举行的春季房展会上,56个新盘创了历届展会新盘量之最。 2003年新盘分布在哪些区域 已经推出的新盘或即将推出的新盘都分布在哪些区域?从春季房展会50余个新盘的分布区域看,60%的新盘集中在东部区域和南城。2003年,还有哪些区域将出现新盘?不妨把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近几年北京新建居住小区分布情况的一份调查和北京楼市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看。 调查显示:居住区分布由内向外推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居住区主要集中在城区;70年代的居住区(小区)开始向近郊区挺进;80年代的居住区(小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东部地区的二环、三环附近,并扩展到三环以外;南部地区在二环附近,如潘家园、方庄、马家堡等。90年代以后的居住区(小区)继续向外拓展,如望京、安慧里、惠忠里、六里屯、八里庄、西八里庄、万柳、草桥等,大量建在三环至四环之间、四环至五环之间,以及五环以外。 这与北京楼市的发展现状比较吻合: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北地区,可开发的土地已不多,偶尔冒出的新盘,与东部或其他地区相比,已经是“星星之火”;西部由于世纪城的带动,近年来房地产开发也比较迅速,西四环和万柳一带还将有一些规模不小的楼盘冒出来,但与东部相比,区域延伸性并不大,西山给西部开发划了个休止符;地势平坦、交通发达的东部地区是近年来开发的热点,在今后的几年中都将是北京楼市新盘辈出的区域;与东西北部相比,南部虽然开发慢,但近年来势头在逐渐上升,而因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渐改变,南城已经逐渐被一些大开发商看好。 如此看来,新盘的分布区域大致为:四环以外为主;东部和南部的要多于西部和北部。余美英
| ||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