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雪根北京报道】
一间105平方米的写字楼商铺,经过将近半小时的激烈竞争,终于以668万元的天价被金凤成祥西饼屋的冯总拿下,北京左岸工社日前举行的这场拍卖创下了北京写字楼商铺价格的新纪录。
左岸工社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写字楼项目,正好处在苏州街和北四环交汇处,东有海淀镇,北临北大,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据主持此次拍卖的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季涛拍卖师称,商铺拍卖在南方如广州、杭州等地非常流行,但在北京很少有人问津,潘石屹虽多次拍过住宅,但对商铺拍卖也没什么概念,一周前,建外SOH O的拍卖还是在拍卖行的建议下举行的。季涛说,实际上住宅差异性小,也没什么唯一性,因此,并不适合拍卖,而商铺不同,不同位置的商铺,价格往往相差悬殊,而且,同一商铺的经营者由于经营方式、经营内容不同,所能承受的价格也有天壤之别,因此,套用住宅的定价方法并不能真实体现商铺的价值。据季涛称,一般商铺的价格是住宅或写字楼价格的两到三倍比较合理,他事先知道不少参与拍卖的商家的心理价位最高在550万元,拍卖到这一价位时,很多人相继退出,最后只剩下两人竞买,有意思的是,这两人,一个是味多美的,一个是金凤成祥的,两家都是做西饼的,最后拍出的价格超过了每平方米6万元,这是连他也没有想到的。
据开发商介绍,买下这间商铺的金凤成祥西饼屋的总经理冯智钧很早就定下了拍卖商铺隔壁的另一间铺子,因此,这次拍卖是志在必得。事后大家对西饼屋能有如此实力都有看法,但据冯先生介绍,西饼屋的利润很高,几乎与饭馆不相上下,他原先预计六七年能回收投资,没想到经过拍卖多花了50多万元,尽管如此,他仍有信心。拍卖师季涛也认为,金凤成祥是一举两得,既省了租金,又可以靠经营在预计的时间里收回投资,留下一个自己所有的商铺。
目前,北京不少发展商对底商的价值所知不多,不少发展商情愿不要底商,喜欢把它做成住宅一起卖出去,但住宅底楼价格往往卖不高,如做成底商,又往往把它看作累赘,嫌自己经营麻烦,事实上,也确有不少发展商自己经营的底商因为招不上商而闲置,或者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管理公司而经营不善。左岸工社此举不仅令他自己有了意外的收获,也令不少发展商茅塞顿开。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商业业态已从商业中心大型百货商场转变为大型超市、郊区仓储市场和各种类型的社区商业,同时,原来的一些社区商业由于城市更新改造失去生存空间,加上国有商业配套功能的大大弱化,就使得各种私营的商业业态在社区找到了立足之地。因此,商铺投资热的兴起是必然趋势,这在南方不少城市已有证明。据季涛透露,目前已有五六个项目找他们拍卖商铺,明年,商铺拍卖将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