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摘要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制定促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支持政策,搭建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加快制定现状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发证管理办法,探索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途径。”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 名词解释
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本报讯 (记者马力)在郭金龙市长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加快制定现状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发证管理办法。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已经草拟了集体土地出让转让的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下一步将对集体土地确定权属。这位负责人表示,集体建设用地如要流转,必须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同,进入土地市场采取招、拍、挂的形式出让。
据介绍,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农村集体土地可以在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下进行流转,但目前北京很大一部分农村集体土地没有进行过确认权属,这使得土地流转无法进行。
这位负责人透露,北京已经制定了集体土地出让转让的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下一步将开展集体土地的确权工作,包括集体土地的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
他表示,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如果要流转,也必须采取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同,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入土地市场公开出让。同时,他还强调,集体土地即使流转,也决不允许搞房地产开发。
此外,由于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居住用地,因此宅基地将不在北京集体土地流转的范围内。
- 部门举措
“宅基地换房”产权或同经适房
市农委主任表示,今年各区县都将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
本报讯 (记者杜丁)今年各区县都将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昨天,北京市农委主任王孝东表示,土地流转是市场化行为,政府要把信息做充分,让市场规范,这样,有了知情权的农民将不会被蒙骗,收益会很大。
此前有消息称,北京拟借鉴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推行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对此,王孝东昨日表示,北京会学习它的方式,但不会进行照搬。据介绍,目前全国有8个省市试点进行宅基地换房,“就是单独包成一个项目,农民直接换楼上房。”他表示,北京不会拘泥这种模式,“我们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使他们上楼有多种形式。”
对于所获得“新房”的农民将具有哪种产权的问题,王孝东表示,天津模式的产权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北京也在进行探索,“我们现在也是要给农民集体土地,不转变性质,商业产权给不了,我们在探索给经济适用房产权。”
对于土地流转政策,许多农民在保持欢迎的同时,又担忧土地流转之后,自己的养老没有了保障。对此,王孝东表示,土地流转跟养老保障没有关系,土地流转只是农民将土地委托出去,但土地经营权还是农民的,土地流转出去后农民拿流转费,“跟自己种地是一样的。”
“各区县今年都要搭建这样的信息平台。”王孝东称,搭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民自愿流转,给他们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办一些手续,“要让土地流转的价格合理,农民不被蒙骗”。
- 委员建议
“土地流转应予资金补贴”
政协委员建议可用市、区、乡镇支农资金予以鼓励
本报讯 (记者马力)市政协委员、原市农委主任李进山昨天表示,北京应加快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他建议,对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李进山说,相对于其他城市,因为耕地少、二三产业发展等原因,北京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还是比较快的,集体承包土地的流转,占到了全部承包地的40%多。
他认为,应该加速承包地的流转,土地集中到企业或者合作社,通过机械化、区域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李进山建议,首先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较高的收入吸引农民。
“农民自己也会算账,流转出去的收益要比原先种地的收益高,才愿意流转。”李进山认为,市、区、乡镇的支农资金中应该拿出一部分,对集体承包地的流转进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