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财政政策10年中从适度从紧到积极(3)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11:31  新浪房产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以增发国债为政策突破口,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实现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领域的一种主动出击。

  1.1998年:启动。

  (1)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国家财政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中央财政赤字,由年初预算的460亿元扩大到960亿元。

  对于增发的国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投向以下几个方面:

  农林水利建设。重点安排水利建设投资,加上1998年年初计划投入,全年水利建设投资达到358亿元。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大江大河防洪水利工程,重点是加快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的堤防加固和骨干枢纽工程建设;重点海堤加固工程;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林业和生态项目,主要是国家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以及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

  交通通信建设。通过增加投入,加快铁路、公路、机场、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国综合运输体系。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持城市供排水、供热和污水、垃圾处理,城市道路等方面的项目。

  城乡电网改造。这是国家第一次大规模进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将与农网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最终做到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城市电网改造,主要是扩容。

  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新增国债投资,计划建成250亿公斤仓容的粮库。

  (2)防范金融风险,充实国有独资银行资本。1999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期限为30年),充足银行资本金,从而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为提高,达到“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法规定的8%的要求,以防范金融风险。

  (3)调整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以支持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减轻企业负担。

  为支持外贸出口,分批提高了纺织原料及制品、纺织机械、煤炭、水泥、钢材、船舶和部分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了“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一般贸易出口收汇实行贴息的办法,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有偿使用项目专项资金也已正式开始使用。

  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实行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以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利用外资。

  清理整顿收费,减轻企业社会负担。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乱收费现象,1998年财政部与有关部门一起,清理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分三批取消了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727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370多亿元。同时,对仍需保留的收费,也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4)增加社会保障、救灾和科教等的重点领域支出。

  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科教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本级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从1998年起连续五年每年都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用于高校“筒子楼”改造和支持高校体制改革;支持教育系统实施的“211工程”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确保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资金需要;支持中国科学院开展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等。

  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为了切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实施好再就业工程,1998年,中央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安排144亿元补助资金和借款,专项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增加了财政支出,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

  支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针对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加快省级统筹步伐,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改进基金收缴办法,以提高调剂能力。为了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20亿元,支持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增加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经费。1998年,仅中央财政拨付的救灾和救济经费就达83.7亿元,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控制了灾后疫情的发生,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1999年:进一步加大力度

  (1)继续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初,我国政府发行了500亿元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了国债资金的管理工作。1999年年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又增发了600亿元长期国债专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技术改造项目贷款的贴息、支持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提高出口退税率。1999年,我国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把出口商品的退税率档次由原来的17%、13%、11%、9%、5%五档简并为17%、15%、13%、5%四档,综合退税率达到15.51%。

  调整部分税种的税率。降低了木材、纺织品等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免征了高等院校转让收入的营业税,降低了部分商品的消费税税率,调低了B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鼓励外商投资。从7月2日起,对从事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固定资产投资。从7月1日起,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照现行税率减半征收,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可以按照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

  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搞活房地产市场。从8月1日起,对涉及房地产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一定的减免。

  鼓励消费,调节个人收入差距。从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3)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在当时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从1999年7月1日起,补助水平提高30%。

  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机关在职职工月人均基本工资提高30%。同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

  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此次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当年财政支出增加540多亿元,受益面达8400万人以上。

  3.2000年:继续保持力度

  (1)发行长期国债专项用于西部大开发和未完工项目。2000年,财政预算安排发行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加大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科技教育。下半年,为了巩固和发展经济运行出现的良好势头,中央财政又增发了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国债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2)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建立“三条保障线”的资金补助。2000年,这两项补助金额达637亿元。

  (3)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在1999年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基础上,从2000年起,决定暂时停止征收。

  (4)继续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先后公布取消了238项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平均每年减轻社会负担约145亿元。并将51项收费、基金项目纳入预算管理,资金规模约为220亿元。

  (5)实行“债转股”。对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但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大中型重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的债权转为股权,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活力。

  (6)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研究和制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改进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下岗职工和城市贫困人群的保障力度。2000年,中央财政用于基本养老金补助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分别比1999年增长98.1%和50.1%,提高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标准,2000年,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较上年增长了50%。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房产发表的文章

不支持Flash

乐居简介About Leju广告服务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会员注册产品答疑客户投诉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400-606-6969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