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住宅话题之“低密度住宅”还能走多远?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9月05日10:30 新浪房产 | |
从两三年前的“水景住宅”、“运动会所”、到今年的“低密度住宅”、“健康住宅”、京城的楼市中的产品随着这些概念的变化而不断进步着。诚然,低密度住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一方面,低密度住宅,形式丰富住着舒适。 比起高高大大的塔楼,低密度房看着小巧而精致,房型设计变幻无穷,户内设计更是丰富多样,有的是带坡屋顶、老虎窗的花园洋房式,有的是一层带花园、二层以上每家都有一个层层退台的露台,室内有复式、挑空、上或下错层等不同设计,空间变化多,更适合个性设计的装饰和居住理念。室内客厅、卧房等的面宽也都比传统户型更大,无论是视觉上还是房间的布局、家具的摆放等方面都很舒适方便。另外低密度产品具备均好性的特性,一方面体现在室外空间景观上;另一方面体现于户型,它要求在采光、通风、视野等方面的均好,同时要求在格局与空间关系上的均衡。 另一方面,低密度住宅,讲求生态体味健康。 低密度项目规划和总体环境上体现对自然的尊重性,不会因为开发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京郊的低密度楼盘讲究绿色环保,符合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们期望回家后充分放松身体和精神的买房主力人群心态。东郊的北京奥林匹克花园的容积率只有0.9,除了一座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运动城之外,随时随处可见的运动设施与园林景观完美地融和在一起,老年活动区、林下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足底按摩路径、园区慢跑路径、球场、棋苑、儿童天地等。百旺家苑、万泉新新家园、万科青青家园等低密度社区在环境、生态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健康题也做出了一些味道。 最后,低密度住宅极大的保证了人们的私有性。 低密度住宅强调居住场所和空间的私密性,这体现在它为社区居民对用地的最大占有量以及对于居住空间和视野的最大化追求。在私密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保证人们之间与邻里的交往。 然而,人们对于低密度住宅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低层住宅等于低密度住宅许多例子显示,市场上号称低密度的低层联排住宅或者类似的广义的低层住宅,前后的间距和两侧的间距都比较小,建筑密度比一般多层和高层还高,这不是低密度住宅,而是高密度住宅、高密度开发。很高档的城市低层高密度住宅,不能因为其是低层就称之为低密度,应该说低密度指的是人口密度。 联排住宅是别墅 通常所说的联排别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联排住宅。在欧美是较普遍的居住类型,更多地被当作住宅而非别墅,只是在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将它作为第二居所,从而使其带有别墅的某种属性,因而有人称之为“联排别墅”。此外,联排住宅并不代表着低层,或者一定像别墅一样建在乡村,更具有城镇住宅的属性。 联排住宅肯定是高档住宅 通常所说的联排住宅不是真正的别墅或者豪宅,在不同国家它所代表的档次也是不同的。在香港,Townhouse是比较高档和豪华的住宅;在美国,Townhouse是普遍的大家都能买得起的住宅;在新加坡,Townhouse也属于比较中高档的住宅;在亚洲(包括中国),Townhouse主要是面向新崛起的中产阶级。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争论,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低密度住宅”并不等于“健康住宅”一些新的观点纷纷产生: 近日,位于四方桥东北角的百万平方米大盘世纪东方城又提出了“全优生”的概念,这个实在、大胆的概念让楼市为之一动的同时,也让人们感觉到高品质住宅离自己又近了一步。世纪东方城总经理张爱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住宅作为一种包括丰富内容的综合产品,在舒适性存在着“木桶原理”的“短板效用”:无论是户型、质量、还是环境、配套、、、、、、只要有一个细节有不完善之处,居住其中就会感觉不舒服。因此说,一个舒适的住宅一定是各个方面均好的“全优生”,而不只是一个方面有优势的“特长生”,光靠户型、环境、配套等一个“特长”炒概念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在“福建——香港”周期间举行的基建房地产交流座谈会上,香港著名注册建筑师戚务诚先生提出,为适应住房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居住功能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将成为第四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念。他提出:以绿色环保居住为理念的“绿色生态环保住宅”。他认为“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是住宅和环境等有机结合体,是根据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技手段,对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组织,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同时通过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真正的“绿色生态环保住宅”,住宅小区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小区内建筑内外空间的多种物态因素,能使物质、能源在小区生态系统内部有次序地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平衡,最终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 还有一些人认为:汇聚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科技住宅”将接成为又一个“热门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