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调查:中国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15:20 新浪房产 | |
近期,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接近了爆炸的边缘发出严厉警告。境外媒体及研究机构同时纷纷发表文章,直指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处于“破裂的前夜”。与此同时,“泡沫论”遭到了国内有关专家及业界人士的群起反驳,有关地产泡沫论的争论已经发展成了一场业内争议的大擂台。 鉴于此,新浪房产特发布了关于“地产泡沫”的调查,自21日起,到目前已有21241人参与此项调查(参与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其中对于“认为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选项有15984人选择存在,占75.65%,选择不存在和说不好的人数分别为4607和563,占21.78%和2.66%,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人是赞同“地产泡沫说”的。 在“哪些指标最能说明房地产泡沫的存在”选项中,选择“收入与房价的比较”的占67.43%,达13512人,其余占比例从多到少为“空置率”、“其他” 、“供需关系的对比”以及“GDP增长与房价增长的比较”。 “你认为谁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观点更可信”的选项中,“谁都不可信”的选择,占到了67.51%,有14147人选择,认为“学者更可信”的有3268人,占15.06%,“相关部门更可信”占8.51%,在人们心目中最不可信的就成了“开发商”,只占8.38%。 在最后一项关于“房地产若存在泡沫,对你买房有无影响”的调查中,有75.37%,15353人选择会有影响,选择没有影响和说不好的人占21.07%和3.56%。 房价供需30项指标作证:中国房地产有泡沫 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正在蔓延,争论之所以能形成,在技术上是因为人们对认定房地产泡沫的指标、标准及数据的认识模糊和使用片面。 此文中首次提出了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30指标体系。考察这些指标数据发现,多数指标数据处在轻度泡沫参数区间,一些指标数据处在严重泡沫参数区间,极个别指标数据接近正常参数区间。通过泡沫标准及相关数据相互印证和分析,作者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一定程度的泡沫。 一些国家房地产泡沫给国民经济造成长期性、毁灭性打击的教训需要铭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当问题严重时再行动肯定是来不及的。因此,中央当前对房地产实施适度从紧的调控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针对房地产行业,围绕实现抑制过热发展和发挥引擎作用两个目标,需要智慧组合和搭配多种政策,也需要权威平衡和协调公私利益。 >>点击查看全部 房产泡沫之争不休 商品房空置量标准是什么 商品房的空置量是反映房地产市场供需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数据。 近两年来,在房地产市场的“冷”、“热”、“泡沫”之争中,无论是赞同“泡沫”说,还是反对“泡沫”论的,往往都在用商品房空置量的增、降数据作为自己论点的依据。但不同的是有人用的是从销售角度统计的商品房空置面积的概念,而有人用的是从使用性的角度定位的商品房空置率的概念。由于采用的是不同的数据标准,使最终的结论产生很大的差异。 >>点击查看全部 加息终结全球房地产泡沫 还不至于全面崩盘 过去几年,全球楼市一路高歌上扬,从1997年至2004年,英国房价涨幅超过130%,澳大利亚达到110%,即便是较为温和的美国也达到了57%。 如果想要在英国做业主,那可真不容易,因为那里的房价贵得离谱。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英国房产价格年均升幅都超过8%。伦敦市中心的房价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过去8年内竟然升值了180%。位于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在寸土寸金的伦敦无疑是一块“奢侈”的绿地,其以南房价最贵的地段,价格要比市区其它地方高3-5倍,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可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 >>点击查看全部 2004年全国房价疯狂上涨11.7% 是需求还是泡沫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国房景气指数报告》指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 房价的不断攀升,让消费者不知所措。而政府不断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犹如一道道冲击波,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震动。 人们有理由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欢欣鼓舞,也有理由为房地产市场过热引发的种种风险忧心忡忡。 >>点击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