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城市的努力: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达307天
2003年,被列为全国113个空气污染重点城市第四名,让石嘴山“出了名”。
应该说,那时并没有冤枉石嘴山。“当年,石嘴山市的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日均值分别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些工业较集中地区的空气质量甚至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石嘴山市环保局党组书记李斌(李斌博客)告诉CBN记者。
李斌说,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较低,石嘴山市曾上了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高耗能企业生产出“傻大粗黑”式的产品。
被评为污染重点城市后,贺兰山深处的石嘴山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这一年开始,石嘴山市淘汰了一批装备落后、能耗高的企业。比如,关停城区内98家小型污染企业,取缔64家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搬迁182家煤炭加工企业,拆除200多台燃煤锅炉,拔掉600多根烟囱。
“整治的难度可想而知,阻力很大。”石嘴山市环保局污染管理科科长陈厚杰说,“还有企业老板放出话来,你们把我饭碗端了,我就到你们家吃饭。”
“这几年,我们先后投资近9亿元,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750多个。”李斌说,在经济转型的同时,石嘴山开始实施“蓝天碧水”工程。
经大武口区山水大道进入石嘴山市区,沿路两侧的人工湖泊叫星海湖。2003年以前,这里是滞洪区,但电厂、洗煤厂排放的粉煤灰和煤矸石堆积如山,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石嘴山市市民张辉说,如今会经常打开自家楼房窗户换一换清新空气,这在几年前却是一件 “奢侈”的事。“天上是灰的,脸上是黑的”,石嘴山人这样形容那时大武口的居住环境。
为了把这里的生态恢复起来,石嘴山市先后投资1亿多元,清走乱石2000立方米、砂子2150立方米。经过五年的治理,建成湿地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形成常年性水域23平方公里,2007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水利风景区”。
“星海湖实现了雨洪水的综合利用,确保了城市防洪安全,缓解了城市生态用水的困难,有效调节了城市小气候。”石嘴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胜英告诉记者。
迫于环境的压力,这个城市的干部每年要抽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去义务种树。目前,整个城市绿化面积达6430公顷,人均绿地11平方米以上。
马胜英告诉记者,贺兰山脚下的北武当庙附近过去寸草不生,石嘴山人用钢钎、镐头硬是在石头山上凿出树坑,一筐一筐地向山上背土,种活了两万亩的树,如今那里已是一片葱绿。
2004年,石嘴山跳出污染城市“黑名单”。2008年,石嘴山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
“过去,环境污染不得了,风吹煤灰跑。现在,水清了,地绿了,天蓝了,企业也愿意来投资。”李文章告诉记者。
此间,石嘴山市提出打造一个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三大产业。按照规划,石嘴山希望到2012年,三大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李文章说,石嘴山积极发挥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试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已经发展起了电力、重化工、新材料、冶金建材、热电联产等一批关联度大、综合利用率高的产业。
他坦言,经济转型时的困难是缺政策、缺资金。为此,石嘴山争取成为国家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2007年,我们还和天津海关达成协议,建设宁夏(惠农)陆路口岸,这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对周边500公里半径的区域会产生直接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力推进石嘴山市的经济转型。”李文章说。
从工业寻求突破口:
深藏的42.8亿吨硅石资源
石嘴山市工业的复杂性在于,其经济依靠煤炭资源形成了一个煤炭开采、电力工业、高耗能工业和金属镁等工业体系。这个起步于“一五”期间的国家重点项目,至今让石嘴山充满着复杂的情感。
现实的问题是,石嘴山的煤炭资源濒临枯竭,而100多公里外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被列为宁夏“1号工程”,蕴藏着1400亿吨的煤炭资源,占全区探明总量的85%。
石嘴山人只好把那块刻着“太西乌金”的78吨重的煤块搬到青山公园的一个角落。但无论经济如何转型,一个完全摆脱工业的石嘴山不现实。
以煤炭开采、洗选及高耗能产业为“擎天柱”的石嘴山市工业结构尚未改变。尤其是高耗能行业,2008年其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31.6%,产值占40.5%,从业人员为2.73万人,占全市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44.9%。
对于石嘴山而言,要想实现转型,又不被其他兄弟城市拉开距离,最终只能从工业寻求突破口,这也是见效最快的行业。
贺兰山又给了这个城市一个机会。从包头为起点,延绵500公里的贺兰山像一堵灰蒙蒙的城墙,位于贺兰山脉中部的石嘴山,除了拥有煤炭资源外,还深藏着42.8亿吨硅石资源。
石嘴山市提出,未来投资数十亿元把石嘴山市建成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
硅石是光伏产业和电子工业最主要的功能材料,由硅石制成的多晶硅,是太阳能产品中电池的主要原料。
中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有20多家工厂。因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成本高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
2006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概念在国内逐渐升温,许多上市企业纷纷涉足其中。
从高速公路口出来,几分钟就能看到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硅业”)的指引牌,一条双车道的柏油路将工厂分成两块,蓝色的宣传板就竖立在路边。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硅业的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4500吨多晶硅,分二期投资建设。首期的1500吨生产线在今年5月正式开工生产,据称可实现销售额约20亿元,利税约5亿元。
对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利用硅矿开发多晶硅,产业耗能大。电、硅粉、液氯、氢气、水、硫酸等资源的供应非常重要,这也是企业选择生产地的重要指标。
现场的一位工程师介绍说,阳光硅业的周边有化工厂和电厂,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氯气等化工原料及电力资源,通过管线直接输送到生产现场,大大节约了成本。
“石嘴山年平均日照时间达到3000小时以上,戈壁荒地多、矿产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电力供应可靠、基础设施完备,是我国最适合光伏产业发展的地区之一。”李文章告诉记者。
近几年,石嘴山的招商队伍活跃在“长三角”区域,他们希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替代煤炭资源型产业。今年5月中旬,李文章带领的考察组在上海签约了6个项目,协议资金30亿元,其中5个项目跟太阳能有关。
他说,随着阳光硅业和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的逐步建成,石嘴山市将成为国家万吨级多晶硅基地,每年可新增产值200亿元,同时为下游产业的配套提供可靠优质的多晶硅材料。
一个事实是,多晶硅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仍牢牢掌握在美、日、德少数几个生产厂商中,如何避免低水平项目的重复建设,保证产业的有序、可持续发展,也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
推荐博文 | |
[马跃成] 政府必须保证人人居有定所 2009-8-13 17:31 [董成竹] 京城房价短期难降的三大原因 2009-8-13 17:29 [老周说房] 中国买房毫无踩点可言 2009-8-13 17:28 [中原研究] 7月量价齐跌难阻房价向上趋势 2009-8-13 17:26 [陈世剑] 陈世剑:被憋屈的重庆文化 2009-8-13 17:19 [亚豪] 生态住宅建筑成本不到10% 2009-8-13 17:14 [金承龙] 政府应在楼市十字路口原地踏步 2009-8-13 14:46 [李连源] 二手房过户攻略:最易忽略的证明问题 2009-8-13 14:44 [周宏] 八九月份试楼市关键时间点 2009-8-13 14:35 [王恭敏] 万科接手楼脆脆的真实内幕 2009-8-13 14:25 |
相关链接 | |
宁夏石嘴山将加快光伏产业基地建设 2009-07-16 10:16
石嘴山:正在成功突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2009-07-09 11:46 石嘴山城信社变身石嘴山银行 2009-03-23 03:43 石嘴山市开展“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 2008-12-08 09:04 石嘴山市概况(图) 2008-12-02 15:17 宁夏石嘴山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8-11-17 17:12 宁夏石嘴山:走出经济转型成功之路 2008-10-13 01:28 石嘴山游记:黄河流过石嘴子 2008-09-25 13:54 石嘴山游记:一堆绿影漂不去 2008-09-25 13:52 宁夏石嘴山市关于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的意见 2008-08-14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