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重点发展区域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REICO数据库
2008年1-10月,四个直辖市中,北京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负增长,重庆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幅下降,天津市和上海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幅有所增加。
2008年1-10月40个重点城市中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10个城市
新开工面积增幅较大城市 |
新开工面积增幅较小城市 | ||
天 津 |
12.3 |
厦 门 |
-53.6 |
武 汉 |
12.6 |
福 州 |
-40.9 |
南 昌 |
14.5 |
沈 阳 |
-27.2 |
无 锡 |
23.0 |
北 海 |
-26.4 |
银 川 |
28.3 |
呼和浩特 |
-22.9 |
西 安 |
28.4 |
西 宁 |
-20.5 |
杭 州 |
32.7 |
石 家 庄 |
-19.6 |
兰 州 |
34.7 |
郑 州 |
-18.7 |
长 沙 |
50.6 |
长 春 |
-12.3 |
贵 阳 |
53.4 |
宁 波 |
-12.2 |
各地区商品房需求快速回落
2008年,东中西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幅增加。2008年9月底,东部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加12.3%,中部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加16.6%,西部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减少0.7%。相对而言,中部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最快。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REICO数据库
2008年1-10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负增长21%、8.8%、13.7%,增幅分别减少50个百分点左右。
2008年1-9月,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负增长30.55%、24.83%和5.11%,增幅分别减少66个、50个和22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幅度最高。
2007年1-10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减少50%、40%、25%和42%。四十个重点城市中有10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程度超过40%,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程度最高。
2009年房地产市场形势预测
2008年房地产市场全年维持衰退态势。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始于2007年第4季度,由珠三角区域逐步向全国范围蔓延,是各种调控政策作用、经济周期性下行、房地产市场自身调整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经过1年的调整期,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70大中城市房价自8月份开始出现环比下跌,其中超过一半的城市房价出现下降。2009年房地产市场走势仍然与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有着密切关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是2009年宏观经济仍会继续下行和部分政策的不利影响,有利因素则是各种优惠措施的出台。
2009年宏观经济继续下行
2008年受调控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逐季回落,3季度GDP增幅降为9%,4季度GDP增长幅度还会进一步下降,全年估计在9%左右,比2007年11.9%的GDP增幅下降近3个百分点。
2009年预计宏观经济将继续下行,中央将GDP增长目标定为8%。200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保增长”的政策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我国房价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历史关系看,当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阶段,房价表现是下降或平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商品住宅价格为下降,1999年则保持基本平稳,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999年为100。总体看,1998年和1999年GDP增幅均降在8以下,房价则是稳中有降处于调整期。与本次市场衰退不同的背景是,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程度已远远高于1998年,其对经济变化和政策变化的灵敏度也会有所提高。
已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从居民购房能力来看,2007年居民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由2006年的102下降为85,说明大部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2008年9月以后,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7.83%连续下降为5.94%,加上房贷利率实行0.7倍的优惠,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仍以2007年的房价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计算,仅利率下降就可导致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由85上升为104.5。可见,减息对恢复住房需求有较大的影响效果。
此外,10月以来出台的两次房地产救市政策,减免契税、营业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等税费,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的税费优惠力度就可以达到3%,其五年以内住房转让5.5%的营业税予以减免,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购房负担,提高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国务院131号文中指出,2009年到2011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13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007年经济适用房竣工套数约为36万套,如果新增130万套经济适用房,则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总量将为往年的3倍多,今后三年各年经济适用房竣工套数占商品住宅竣工套数的比例达到30%左右,而近三年来该比例一直在10%左右;经济适用房投资在商品住宅投资中的占比将由往年的5%提高到近20%。
短期内,经济适用房建设总量的大量增加必然会对普通住房市场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落实90/70政策中新建的大量中小户型住宅将陆续进入竣工状态,这种时候大量供给经济适用房,显然不利于这些普通住房的消化吸收,从而加剧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幅度。即使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没有落实,也会形成相应预期,这种预期显然不利于扭转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衰退态势。
相关链接 | |
独立房产经纪人缺乏监管 发展前景不乐观 2008-12-07 11:28
房产大亨惊人之语:房价还会再降20-30% 2008-12-07 10:03 人民大学发房产报告称明年爆发式调整 2008-12-07 08:40 五成买家来自长三角 海南房产集中登陆上海 2008-12-06 11:23 平安银行推房产快易贷 2008-12-06 11:16 房产界新一轮洗牌 上海江宁房价同比涨14.5% 2008-12-06 10:20 晴格格王艳嫁房产大亨做贵妇(图) 2008-12-05 14:15 深交所房产投资信托基金方案上报 2008-12-05 08:05 悉尼平均房价再创新低 2008-12-01 外资仍看好亚洲房地产市场 2008-12-01 英房价下跌致经济开始落深渊 2008-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