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警示房贷风险仅仅靠商业银行够吗?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7年10月07日11:00  东方早报

  房贷高风险已经引起了商业银行的警觉。建行研究部日前发布报告指出,虽然当前我国并没有典型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同样有风险,并正逐步步入违约高风险期。

  建行此份房贷警示报告的出炉,与不久前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不无联系。与美国房地产市场相比,我国房价上涨的速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同时,我国的加息周期也在缩短。在今年9月14日央行宣布年内第5次加息之后,5年期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已经上调至7.83%。

  

房价飙升、贷款利率持续上调,其结果就是让贷款买房者的双重压力加大。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作为抵押物的商品房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对于房贷客户的核查并不严格,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得到贷款。这三方面因素的积聚让房贷坏账风险若隐若现,用建行报告中的词汇就是“个人住房贷款已逐渐步入违约高风险期”。

  不仅如此,一些房产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向市场融资,将房地产中的泡沫危机向社会输出,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与次贷风险极其类似。8月中下旬,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通过高增发价在股市上募集100亿元资金。由此形成了由房地产市场到证券市场的风险链条,这一链条尽管从形式上与美国次级贷款不同,但本质完全相同。

  事实上,商业银行的警惕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报告中,而是开始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收紧银根的举措。例如,就在房价飙升的深圳,商业银行几乎是集体叫停了二手房个贷业务,并且提高了首付款比例。但必须要强调的是,来自商业银行的紧缩银根的行为并不能规避系统风险,反而会恶化系统风险。银行在本质上属于商业性企业,经营目标为利润最大化。银行自身的商业属性注定了他们不会去承担任何政策性的公益职责。无论是自动收紧银根还是公开警示房贷违约高风险,都是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而为的,反而有可能加大房产价格的波动。

  如果任由商业银行出于经济利益而忽然收紧银根,反而会更加恶化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让市场波动的程度剧烈化,这需要管理部门提前作出布局和防范。要想实现房贷风险的软着陆,仍然需要未雨绸缪的调控政策安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