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2007届年会移师海南三亚,本界论坛的主题是解读放地产后调控时代价值演变,将在荣誉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继往开来续写辉煌。

  那么,如何理解后调控时代?后调控时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面对房价高企、结构失衡、市场秩序混乱,政府这个“守夜人”又应该担当什么角色?作为房地产体系的中坚力量的地产商及房地产链条中的学者、媒体、服务商,以致金融机构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本届“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年会中,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以下为世邦魏理仕华南区董事总经理刘蔚海现场发言: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回到下午的论坛上,资本运营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同样外商投资也正成为中国市场上尤为重要的动力,组委会邀请我们几位外资企业代表让大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看法,首先有请世邦魏理仕华南区董事总经理刘蔚海,他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外商投资。有请

  刘蔚海:今天我非常荣幸代表世邦魏理仕公司跟大家分享,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房地产顾问代理企业,我们是上市公司,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差不多有20年时间,我们近三年的业务发展比早期十几年加起来还多。为什么这样?归根到底我们看到全球资本的运作,越来越多的外商,包括基金,海外发展商也开始甚至也已经投入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今天我的演讲材料是PPT的版本,我在这里代表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蒲敬思(Chris Brook)作演讲,他编写了英文的PPT版本,这里我跟大家作解释,希望我的普通话大家可以接受,因为我来自香港。

  绿色是我们的实在投资金额

  首先我们要关注整个大中华区现在宏观经济的概况,外商投资也有不同市场的基调,过去10年间特别是从1990年大中华地区到中国,一个是香港,一个是澳门,97年的金融风暴后,香港和澳门的GDP处于负增长的状况,而中国过去10年的GDP增长是约10%的情况,这跟资本化的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澳门,GDP从04年到今年到了高峰。中国所有外商里面,是整个驱动的发动机,全球的核心在中国,这里面不详细说,可以看到土地面积和城市,有113个城市,2030年15亿人口,其中有60%是城市人口。美国大概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过往十年的GDP增长约9%,人均产值在增长超过了170%。从外商投资的角度看,绿色部分是投资金额(PPT),去年是超过8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对比05年的增长超过50%,07年外商投资做房地产已经超过了100亿,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大的持续增长趋势。

  中国还是属于发展中市场

  接下来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我们有什么直接驱动因素,在投资房地产方面,客观的环境,全球增长最大的动力,第一是经济的增长,还有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跟着是市场,城市化,人民币增值,最后是市场越来越成熟。

  我们说到城市价值,稳定的租赁收入和物业,现在来说还是很少,我们看到非常多的是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经济增长,还有就业率低会影响到持续增长。中国的就业率在国际的水平相当高,持续发展之后,我们看到物业需求短缺,特别是WTO之后,外资企业,包括银行界、保险,零售业他们在中国已经有非常大的增长。这也是外商企业扩展的目标,还有城市化直接对住宅市场有非常强有力的影响,城乡结合,在目前来说是非常大且有利的力量。人民币的增长,我们期望人民币可作为国际货币,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我们现在有巨大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有持续增长的潜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市场上,中国还是属于发展中市场,发展中市场往往风险比较大,但是也带来比较高的收益,特别是对比成熟的经济体系,我们现在的市场并不是有着很稳定结构的市场。

  中国城市化已达到40%

  从1950年到2005年,城市化已达40%,预计中国城市化贴近国际的水平的目标将在2015年实现,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这么短时间创造了国际型的经济体系,06年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5亿,当2030年城市化达到60%的全球指标,预计这将是超过9亿的人口的城市人口。

  下一个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发展趋势,国际金融专家预测未来人民币升值,这代表着资产价值会变低,这是国际购买力的指标。我们讲,当人民币现在的水平已经跟1年,2年以前不一样,甚至是在香港和澳门买东西,人民币已经是很受欢迎的货币了。2007年我们也参考很多财务专家和指标,2010年对美元大概是7.1。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个是中国不同的物业在国际舞台的投资回报率。第一个是甲级写字楼,第二是高档物业,第三是商场物业,第四是仓储的物业,大部分的回报率是非常高。

  我们再看国内的开发商,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本土开发商他们始终在这个市场上是处于40%-50%的水平,而越来越多是综合式物业,如住宅加商业,甚至是写字楼、酒店方面,不同的开发商资本的多元化,他们在这个市场上也选取稳定的收益,国内大型开发商越来越多投向商业物业的市场,商业物业包括高档写字楼,比如富力集团,在上市这几年,我们发现他从90%从事住宅开发销售变成现在拥有非常多的酒店和物业,这是市场资本多元化之下,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

  开发商开始将目标从一线城市投向二线城市

  中国的开发商,在整个中国华南区具最大的开发量和投资量,华南片区有优胜的地理条件,广州和深圳是最大的大城市,都是属于华南区,接下来是华东区,还有华北区,当然是北京最大。他们的开发商从一线城市投向了二线城市。我们看到外商的投资,在06年总的金额达到95亿多美元的投资,外商投资做综合型的物业,包括住宅,写字楼,商业,现在海外基金寻找海外回报,这样的基金投入进来,我们看到投资方他们的国籍,现在中国还是香港的投资方占最大的比例, 06年约占47%,,约45亿美元,06年的下半年,欧美投资的资本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到欧美资本在下半年。海外投资中国必定越来越全球化,而且越来越多元化。

  中国市场三大投资环境

  我们总结一下有什么投资机遇,作为中国市场来讲,有三个环境,一个是硬件环境,包括资金和硬件实力;还有软环境,指当地政府的政策和措施;还有商业环境,本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等。而且我们不会忽略这些城市潜力,包括城市化的速度和城市发展的策略来维持可持续的竞争力。这里可以看到,在不同市场,第一位是上海,接着是北京、深圳、广州,现在总的写字楼量从上海的600多万平米,到广州是300多万平方米,这也是非常直接的指标,我们看到不同的城市第三产业潜力在哪里?比如说武汉,南京这几各城市都非常有潜力。

  最后我们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认为未来主要在大城市、一线城市,住宅会成为大众物业,已经发生了高档住宅物业的市场,不过,未来越来越多是两方面同时发展。我们国家在住宅开发方面也有新的规范,零售物业也是趋势,大城市发售的高档零售物业,大城市甲级写字楼有稳定增长的需求,还有现在非常重要的物流、仓储在中长期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海外的投资人进入这个市场。在二线城市,住宅开发是中档水平,包括商业是以社区为中心的商业,然后再一步一步发展它的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多,写字楼物业也会寻求核心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短期我们认为,写字楼在二线三线城市的需求弱一点。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