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懂事会:宋江这个江湖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18:36  新浪房产

    文/冯仑

  记得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买过几本书,就是关于宋江的野史,后面讲的都是一些很复杂的江湖的故事。但是宋江给我一个最大的启示在办企业当中。因为我喜欢到历史现场读历史,我曾经到旬阳楼专门吃饭,收工以后我跟老板说八点以后,你把旬阳楼上面的地方打开,多少钱都可以,我找几个朋友坐在那喝酒,下面是江,是旬阳江,“浔阳江畔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在那体会宋江当时的心情,看着那些墙壁,楼台上窗户推开看着月亮,然后在那喝酒、聊天。在旬阳楼那边我又反复的仔细琢磨这个人物,宋江怎么变成江湖大哥,而且是一个比较好的正面形象。但事实上,在历史上来说他本身不是这样,他只是一个我们乡里面的相当于乡治安干警,公安的一个小头目。当时在工作的时候,他实际上跟梁山上的这些土匪已经就有勾结,实际上做工作等于不忠于政府,那宋江怎么得到他的社会地位?我又看水浒,到了另外一本书是《水浒的组织研究》,是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际上在水浒里面的组织架构和中国民营企业非常像,就是怎么来排序,后来发现排座次的规定是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自然年龄,中国人只要在江湖上排序,坐下来吃饭,谁坐上坐,首先看年龄,自然标准是排老大的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就是曾经在体制内的地位,一百单八将的排序,阮小二来的时候很早,但是老排在后面,林冲一来都排在前面,因为他在体制内是领导,所以阮小二一直在后面。第三个标准,啥标准都没有了,就是君权神授,神听人的?神还是听人的,就是人造出来的,假托于人。宋江当时在72回就可以看到,庆功之后,当时晁盖死以前说谁抓住史文公,这个位置就给他,临死以前晁盖是这么交代,照理说这是遗言,后来是卢俊义抓到的,可是宋江还想当老大,他在吃饭的时候就溜达,溜达的时候李逵看到说:大哥为什么闷闷不乐?最后吴用看出了宋江的心思,就说:大哥你放心。第二天又吃喝的时候,突然大家惊慌失措,说外边塌了一个大坑,一看真是塌了,问怎么回事,说里面埋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天干地上”,上面108人都排得清楚,宋江在第一位,大家想天意如此,当即就捧宋江,这事就这样发生了变化。聚集厅是造反,忠义堂是统治。后来我又跟《三国》比较,发现在中国的江湖组织当中,如果这个组织能够成功,能够稳定,他有一个组织和人事搭配上的规律。一般来说,一把手都比较变成道德上的忠厚长者,不是也要包装成这样。比如说水浒中的宋江,《三国》中的刘备,都是忠厚者。第二,都需要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出主意,《水浒》里是吴用,《三国》里是诸葛亮,必须有这个角色,可是这两个作家他们并没有互相串通。之外,还有能干活的人,《三国》有五虎上将,《水浒》里有一百单八将,都是这样的规律。所以就是说一个组织,一个民营组织,正规的组织,一把手必须道德上有力量,你必须要不贪,必须照顾兄弟,必须为大家着想,然后身边要有聪明的谋事和一支执行力很强的团队。

  江湖是家族的壮大,我们把它叫做“水浒模式”。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排座次、分经营、论利润”,这也是民营企业的三道门槛。比如排座次可能有多种方式,一种是自然规律,把辈分大、年龄大的放在前面;一种按体制内的身份,也就是曾经的身份;再一种排座次的方法就是靠手腕、靠斗争。然而,不能解决领导人程序化的更替,组织很难放大。民营企业都是契约化的组织,江湖和家族的东西反而没有什么规则,很难形成一种东西,就如同梁山好汉最后的结局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创造一种组织之外的一种公司的组织,形成一个公司组织形态下的一种职业精神。

  胡雪岩有两个对子,为人要存厚,就是人生要保存你的厚道,下联是人生要自在,就是你要尽兴,存厚尽兴。实际每个商人对世界的看法都很独特。我也想清楚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和成功的人差别,成功人有独特的看法和对世界的看法,就是哲学观念,这些东西引导他们和普通人的思维开始不同,促使他们处理任何一件小事情,细节的事情都开始跟大家不一样,这样积少成多,这样就成功了。他是有这种价值观堆起来的。而普通的人用普通的价值观应付生活,差别就出来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