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房子的外部环境、面积在不断增长,而住宅的节能、安全和品质却长期停滞不前。

  4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从 “2007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大连)国际论坛”独家获悉,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将与日本住宅中心合作引进日本的集成住宅健康设计体系。以满足90平方米住宅占70%比例的“国六条”政策下的住宅设计面临的挑战。

  “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此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年会在建设部、科技部、卫生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支持下,提升了论坛的规模、专业化和影响力。论坛还邀请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日本住宅中心等一大批国外专业机构的积极参与。

  健康住宅属于炒作?

  本次论坛的承办方――沿海绿色家园集团是中国最早加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引入美国绿色建筑LEED-ND体系进行绿色认证并按其标准进行住宅设计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之一。在这次的国际论坛上,沿海地产集团提出了健康住宅的十大标准体系,从空气、光线、声音、装修材料、园林、社区规划等方面制订了详尽的实现健康居住的系统方法和标准。

  健康住宅会不会成为地产商们炒作房价的概念?建筑节能环保会不会加大购房成本从而间接抬高房价成为不少与会媒体追问的焦点。

  “健康住宅的提出,在国外是一种开发主流,是基于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居住价值来体现的,绝对不是概念炒作。我们早在SARS前已经在挖掘这一居住价值。”作为一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总裁,沿海绿色家园地产的吴欣更看重的是住宅健康的终极居住价值。

  “住宅在中国不少城市日益变成冷漠的水泥森林,不少楼盘注重小区环境的营造和楼盘外立面的好看,但住宅的品质和健康才是第一位的,除了室内室外的物理环境,我们更要营造一种家的气氛,心理环境的健康更重要。”沿海地产集团副总裁成实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副总建筑师刘卫东也解释说:“要使得住宅在噪音、安全环保节能的基础上达到健康的标准,健康住宅只是一个基点,怎样让住在高楼大厦的邻居能像过去村口闲聊那样有邻里交往的机会,这考验着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心理与物理的双重健康才是居住的价值所在。”

  不会增加开发成本

  而对于健康住宅所需要的环保节能所需要的开发成本,大多数专家表示,不会提高开发成本。

  “有些开发商注重小区的配套、绿化,追求浮夸,我们则追求住宅的健康居住价值,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开发的成本并不会增加什么,好比是砍掉一些不合适的开发成本来专注于提供住宅本身的品质。”沿海绿色家园集团总裁吴欣这样对记者解释。

  “事实上只是改变了住宅开发的成本结构,并没有增加什么额外的开发成本,所以也不存在比周边区域的房子价格要贵的可能,我们更看重的是住宅的持续性价值。”

  而对于一般住宅的节能成本,前不久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意见十分明确:一般性的建筑节能,尤其是绿色建筑,不会增加太多房屋造价。

  “目前,我们必须要更正人们存在的两个误区,一是健康住宅一定是价格高的楼盘,二是健康住宅是评出来的。”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综合事业部主任赵旭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表示。

  赵旭告诉记者,在健康住宅的研究中,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看中的是解决科研课题,提高住宅健康性能,而不在于整个楼盘是否是明星楼盘,或是昂贵住宅。他说,健康住宅并非价格就一定高,以兰州某健康住宅楼盘为例,其价格只比周边的楼盘价格高200元。另据国家住宅中心估算,目前已建、在建的健康住宅试点项目,综合开发成本增幅一般在3%至5%。

  “健康住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赵旭说,建设健康住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明确的建设标准;二要有适用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给予支撑;三要有可操作的评估验收方法。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对“健康住宅”的审批和验收非常慎重,明确要求每一个健康住宅建设单位按《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去实施,而且必须完成提高健康性能的1至2个科研课题。到目前,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仅批准了29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通过验收成为“健康住宅示范工程”的只有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