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第三届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大连)论坛”于4月23-24日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 本次论坛盛情邀请了中外住宅设计与住宅健康的专家到会参加,大会同期举办高峰主题演讲与论坛;项目参观和互动交流。以下为沿海绿色家园集团总建筑师纵卫忠发言。

  纵卫忠:今天大家看的图片,更多的是跟我一起看图片,应该是一个比较开心的一刻,那么,这个话题导入是我们在座的不管是建筑管理者,还是开发商,还是建筑师等等的一个历史使命,实际上我们碰到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承接了改变中国的梦想,这一百年来的事情等下和大家一起回顾,

  我个人觉得,不会再有比这个更好的机会,百年建筑,我们的工作,还承诺下一代百年的期待,那么,现在跟大家一起回顾,为什么说我们承担的承接着百年的梦想,那么在100年以前,那个社会蛮祥和,但是很落后,中华民族确实为促成社会的安全付出了很多代价,家园在这种炮火中丧失了,我们的祖辈可能会住得比较苦。

  安全成为他们的第一需要,后来社会秩序稳定了,但是经济资源匮乏,大家的比较有秩序,个性收敛,第一是本来是一家人住的地方,大家分一分住,一个院子可能住10家、8家,中间的矛盾很大,没有人愿意交往。然后是集体宿舍,一起煮饭,一起上厕所……后来建设家园就是成为大家的梦想,后来赚钱了,他们就不愿意沟通了。

  后来甚至有防盗门防盗窗,整个这一代到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在居住的情况下,付出很大的代价。

  那么,怎么办?人的心灵对健康、舒适度还是有点渴望的,那么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好象形势比较容易学,实质学就比较辛苦,我们第一步学的是这个东西,我们电脑网络的和房子有关的东西,那么都很不错,确实很不错,那么,在老百姓的生活关注上,来不及学习,出国旅游有时跑一跑,看一看,深入外国老百姓的家庭邻里,恨不得半个月跑10个城市,他说要做四合院,开放街区,可能是文化的不同,中国的建筑师要忙一些。

  中国的建筑师很多,基本开会也要打电脑,在发短信,我们要多看看他们的杂志,加注是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一部分建筑师的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他也不知道老百姓怎么政府,基本便成了机械制图。沿海的设计师团队,就是想返璞归真,在老百姓的生活街区里,看看百姓到底怎么生活,和谐社会首先要做和谐社区,终归是人与人之间的。

  老百姓在我们的开发周期里,本来是做老人孩子在路旁边,很危险,因为有几个人搬家就变成了老人孩子的旧沙发变成了小区的乐园。这张图片就说很典型的一个问题,楼梯口下来,一个楼梯里的人还是希望有亲切感,有一些接触。所以几条破凳子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其实老百姓是这样生活的,规划是做的是住宅,老百姓住的不舒服,但是有一个商店就舒服多了。拆之前,要看看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是不是需要。其实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交往的机会。

  孩子和老人是需要我们的关心的。

  这也是孩子喜欢玩儿的地方,一个井盖不好看,其实这是小孩子的物体,蛮有意思的问题,小气不喜欢去建筑师做的乐园去玩儿,他喜欢去大人呆的地方玩儿。他喜欢楼的地表,小孩子确实很天真。

  这是我们规划的一个建设儿童乐园,小孩子有种安全感,这都是我们说的社区里的真实生活。

  我认为这是中国住宅开发者,应该稍微花点时间,了解一下,看一下老百姓是怎么住的,我们实际上都有休闲娱乐,在传统中都是有的,老外也是一样,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再老头老太太干沉重的体力活,因为有人关注,如果没有人关注,做事情就不开心,就像我发言,如果大家关注,我也不开心,所以他要到院子里去做。人性的本质的东西,我们要去留意一下。

  在院子里面玩儿和去院子系工作是一样的要求。

  我说请老外做设计很快,一个月就搞定了,但是我适合,但是找中国建筑师也是去查外国的资料,这样就没有意义了。

  沿海有点好处,我大想法可以实践,可以尝试,我们的实践就是和自己一家人互相鼓励,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人互相支持,安全这个规律,大家都互相关心互相关爱,其实是很不错的。

  太太在厨房做饭,老公在看电视,这是很不好的事情。其实呢,生活的活动是很有趣的,比如说婆婆媳妇在摘菜,旁边有老公和公公在聊天,其实很开心,为什么一定要拿到厨房去做呢?

  这是我们沿海的一个创新平面图,这个厨房少的时候就进去,摘菜洗菜的时候,就可以在这里,我认为大家其乐融融是很和的。大家可以看到,家庭成员的劳作可以由很多乐趣,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是很尴尬的地

  你在楼梯走来,如果你一开门还把别人吓一跳,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其实老百姓需要在街道上被人关注的地方,如果对面在看书,有一个陈在干住,那么这个人就会很开心。

  阳台里爷爷在看报纸,爷爷有机会和他对视,这样就时间久了,就可以发生一些故事。

  实际上,中国的其实都一饮,人都一样,希望悲观主,现在这个走道竖起来了,对沿海还说,把楼梯道变成竖起来的胡同就是我们的创意。

  大家住在一个胡同可以亲近一点。实际上,古今中外都是一样,我们稍微做点事情,在楼梯口给他一个领域,故事就可以多很多。那么,有建筑师稍微留意一点点,让老百姓参与一点点,一个楼梯口的人就会互相亲善,你下班晚会很担心,如果可以改变一下,你可能会发现,楼梯的大妈在帮你看管。

  其实,背井离乡这个词很正常,我搬了七八次家,所以都不觉得留恋,因为没有乡亲,所以就不留恋,确实乡亲不太容易形成,我们的保卫措施导致这样的结果。其实乡里乡亲有些地方可以聚聚是很好的事。像这样的场所,我就说简单一点,这就是一个小房子,就是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内容,张宝利刚刚提到过。我习惯称它为小房子,就是一个小卫生间,爷爷带小孩子出来玩儿,不能因为孩子要方便,就跑回家,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场景就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儿童可以观察大人进进出出,大人也可以对小孩子有一个兼顾。我们看电影阿庆嫂,大家可以在一个地方聚一聚,大家一起交流,这个东西也很有趣。

  在我们的社会不至于太乱,这是给我们的一个其实很简单,我看就是10平米,8平米,有一个热心的老大妈,她也不打算赚钱,我们也可以让她赚钱,在北京业主使用当中,觉得很有趣,但是还要再引导。

  实际上,就是从家人和家人,邻居和邻居,胡同的人,我觉得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在我们这一代的建筑师的修的能用100年的住区里,会一代比一代好一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