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第三届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大连)论坛”于4月23-24日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 本次论坛盛情邀请了中外住宅设计与住宅健康的专家到会参加,大会同期举办高峰主题演讲与论坛;项目参观和互动交流。以下为沿海绿色家园集团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张宝利发言。

  张宝利:尊重各位来宾上午好,沿海在雇主舒适节能的同时,我们更关注在社区营造一耳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和场所。所以在我们的健康住宅里面,我们提到生态,就是环境的健康,同时也提到生活的空间。

  沿海赛洛城项目基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外百子湾5号,北临百子湾路,南邻广渠路,西临石门东路,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项目开发商拟在此修建以住宅为主,包括商业、学校、医院、托幼、会所等配套公建的超大型居住社区,总建筑面积逾86万平方米。该方案规划概念因地制宜、不落俗套,力争为将来的业主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健康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思路。从项目选址及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沿海赛洛城项目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表达了对健康住宅小区设计的探索和思考:

  一、项目选址

  沿海赛洛城项目用地的选址是在健康住宅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本地块原有用途为国家粮食仓库,场地现状良好,无污染源。前期调研数据表明周边地区也无污染源,且具有适合建设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选址符合健康住宅的用地选择要求。

  二、交往空间

  沿海赛洛城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经过多方论证定位为泛CBD区,主要目标客户定位为CBD及朝阳区工作的年龄25-35事业初起步的青年置业者。楼盘的形象定位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美式街区风格的现代健康社区。美国ZGF事务所设计的新都市主义的街区邻里化的规划概念,充分体现健康住宅对交往空间的要求。这个概念充分强调了邻里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交往,即:交通空间的交往:这体现在人车局部分流;住宅门前场地的交往:这体现在住宅楼的局部围合空间;户外休闲、健身场地的交往:这体现在贯穿小区的生活斜轴及对市政绿化带的充分利用上;公共活动场地的交往;这体现在集中商业部分的公共下沉式广场及步行商业街空间;组团共享空间:体现在封闭组团设置的6合1会所,服务于300~400户的组团邻里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小尺度的亲密交往空间。

  三、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

  在交通组织、道路系统设置上,中标方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市政道路对整个小区的划分,同时根据基地交通条件、居民出行方式与行为轨迹、交通设施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对社区内部道路进行二次加密的规划设计。这样一来使住宅建筑产生小范围的围合,形成安静私密的居住空间;而加密的路网使得临街商业得到最大化扩展,不仅可以使开发商的利益得到扩大,而且使得居民得到更为方便与全面的服务。

  小区道路系统在二次加密的前提下,规划还体现以下原则:第一,道路布置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可保证居住者的生活领域感和安全性;第二,道路功能多样化,具备通行、组织景观、展示景观等多种作用;第三,道路网络与住宅、公建、绿化、停车设施以及住区内部空间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体现整合化原则。

  四、完善的配套设施

  完善的配套设施与相应的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方便与舒适健康生活的前提条件。沿海赛洛城规划重点强调这部分规划内容,主要体现在:

  其一,充分而完善的商业服务设施。方案分析居民出行轨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布置不同的商业形态,集中商业设在用地西南角,结合贯穿东西的景观斜轴以及市政道路设计线性商业,既能发挥前者的积聚规模效应,又能展现后者机动灵活、方便居民的优势。

  其二,文化设施配套齐全。社区内设有规模相应的学校、幼儿园、会所、文化街、运动场地等,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其三,康体医疗设施的配套。社区内设有兼顾医疗和保健功能的疗养型医院,为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健康住宅技术要点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落实技术细节。

  首先,在住宅空间的设计中要更人性化,满足居住者的生活、生理、心理的需求,保证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平面尽量采用大开间结构。而在营造社会心理健康环境方面,从规划结构到社区的“节点”空间,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邻里交往:例如,组团“6合1”会所的设置。按照每300~400户左右的组团规模设置规模不同(从120平米到200平米)、功能各异的组团邻里中心,其功能定位随着社区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而改变,从儿童放学后的第二课堂,到老年社会培训教室,设置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公共交往场所,为社区内的业主提供低偿服务,

  以补充和健全社区的公共生活配套功能,进而更有力的促进邻里之间的相识、交往,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其次,在空气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等技术设计中达到健康住宅相关要求。

  在空气环境方面,社区周边的自然环境良好,无释放有害气体的工业设施,同时社区内布置的商业也严格限制对社区居民产生空气污染的商业网点。同时通过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组团基本形成西北封闭、东南开敞的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组团内的空气环境。在声环境方面,项目用地的北侧紧邻铁路,为避免铁路噪声的干扰,住区的西北侧主要布置一些配套公建,少量的住宅拟采用技术措施以降低噪声干扰;例

  如,初步计划在北侧住宅设计安装被动式家庭新风系统,在满足业主室内通风换气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铁路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在热环境方面,本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满足北京市节能住宅的要求,如采用优质断热铝合金型材中空玻璃窗,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隔热系数小于2.8kw/m2,部分产品甚至低于2.6kw/m2;外墙保温严格按照节能技术措施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计算和设计,尽量减少外墙开窗面积,并尽可能少的采用外飘窗等不经济的立面设计。户内采用地板采暖这一日趋成熟、且满足人体舒适感觉要求的采暖形式,为有效节能还在主要功能房间设置了温控开关。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光环境方面,本项目通过反复的日照测算、并为此前后数十次调整总平面及建筑体量的位置关系,力求确保每户住宅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采光。同时在四期实验楼部分室外环境中,选用太阳能灯具来解决小区局部环境的夜间照明,既为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同时也为绿色建材产品在社区开发过程中的推广应用进行积极的尝试。

  在水环境方面,全项目利用市政中水系统,同时局部环境采用了雨水集中收集处理的技术措施;排水系统的设计严格按照雨污分流进行设计,避免污水排放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绿化环境方面,由于用地紧张、且地下基本上是满铺的停车库,因此本项目没有单纯的追求绿化率指标,而是在总体布局上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充分利用部分底层商业的屋顶,采用屋顶绿化技术设计为屋顶花园,供社区居民使用,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社区的“绿量”。

  总之,尽管在赛洛城项目上所采取的种种技术措施及产品,有的还处于实验阶段,不能全部作为成熟技术大面积推广,但是本着打造健康住宅精品的工作目标,沿海集团在赛洛城项目上还是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并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难以计量的代价;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全体沿海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在北京城东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