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买房子还是买股票 ·任志强录制节目中为何拂袖 ·李开发预测07房价降25% |
·新浪盘点2006中国地产大事记 ·论战:07年北京房价是涨是跌 ·新手选房买房全功略 |
|
|
|
|
章剑锋:房市调控首先是对制度掌握者的调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09:44 广州日报大洋网
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使低收入者获得足够的购买保证,经济适用对象出现了错位。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错了位的经济适用对象纠正过来。 章剑锋/文(厦门大学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 最近一段时间与经济学家茅于轼有一些接触,凡谈及房地产问题,言必自谦未曾作过研究的茅先生大致持一以贯之的观点,比如经济适用房,他就不怎么看好,甚至多次提出激烈的批评意见。 茅于轼认为,虽然经济适用房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却阴差阳错照顾了中高收入者,助长投机分子和某些官员的投机、腐败机会。因此,他作出如下结论:经济适用房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不能解决经济人权中的住房权,不应该继续建设。 经济适用房“无用论”并非茅于轼首创,两年以来不知被人“炮轰”了多少回,有关此项制度的存废争议导致亲开发商学者与庶民学派之间数度龃龉。但真正堪称有见地的意见却不多。茅于轼认为,只有政府提供更多的廉租房,才能帮助穷人解决住房问题。另外一些学者则过于极端,鼓吹全面取消经济适用房,改行现金补助,让人们从政府那里拿到相应比例的补贴,然后统统去找开发商买商品房。 若说加大廉租房供应(问题是谁来供应?谁愿意供应?)以缓解低收入者的住房压力还有可取处,后一类主张则完全没有道理,更多是暴露出一种蓄谋,意图要将住房问题全盘市场化,把所有穷的富的人群都推入市场。这样一来,恐怕届时市场将方寸大乱。因为来自政府的补贴不可能使人人都买得起房,借钱负债仍不可避免,一旦全面市场化,无异于一场灾难。 目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使低收入者获得足够的购买保证,经济适用对象出现了错位。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错了位的经济适用对象纠正过来,将那些高收入者清除出经济适用体系,这相应就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些交易透明、筛选严密、监督健全的游戏规则。需要看到,现今我们只确立了一个简单而粗略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交易指导办法,并没有相应地建立一套完备、细致的操作模式、监管办法。这些工作没有做好,问题自然会层出不穷。 由此发现,原来真正出了问题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没有人愿意去做,是人出了问题。不难看出,制度是项好制度,论其初衷与本意,指向明确、用心良苦,就是要维护那些缺少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的住房权益。但具体到执行制度的人却未必是这样,这些人有自己的打算和私心,需要维护种种固有利益,是他们一门心思将经济适用房引上了歧途,与低收入群体的愿望大相径庭。 好的制度被恶劣之人操控,这是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根本症因。迁怒于制度而忽视人对于制度的影响和操纵,这是不对的。就好比当一个人在马路上开车撞伤了行人,批评者不去批评开车的人,反而归咎于车子一样。 所有的调控不能仅仅指向市场表象,要整肃错综复杂的矛盾,就要展开一轮针对人的调控,要管住人、管好人,这才是调控的重点和实质,也是一种挑战。要想解决经济适用房以及一切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首先务必要对那些掌握着制度方向的具体执行人进行调控和监管。 那些一味呼吁取消经济适用房的学者们,反复强调经济适用房的发展方向不对路,却很少研究其症结所在,也不去想办法把不对路扭转过来,却一心要急着“结果”掉这样一项以民生为本位的住房制度,殊不知草率更替、换汤不换药,最终后果无疑又是将亿万民众投入制度替换的恶性循环当中加以轮番折腾,这是极不负责任、也极不可取的。
【评论】
|
精彩推荐楼盘点击排行
|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