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配套教育模式及未来发展研讨会(图)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17:24 新浪房产 |
![]() “五色北京,绚烂楼市”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的开篇之作,“教育·地产”主题活动自9月初推出以来,受到了北京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举办“社区配套教育模式及未来发展研讨会”邀请京城知名开发商,学校老师一起座谈,探讨小区教育配套带来的利弊。新浪房产做为本次活动的独家网络支持,对本次论坛进行现场直播。 主持人 刘婷婷: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的会谈,我是《参考消息·北京参考》的记者,也是今天研讨会的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了多位教育方面的专家,也请到了一些在社区教育配套方面表现突出的项目负责人。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壑;北京理工大附中校长曲艳霞女士;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祖雪媛女士;远洋地产市场部副总经理肖劲;当代置业上第MOMA项目副总经理王兴新女士;北京城市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建群;北京南洋物业康城花园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叶其平;北京合生创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品牌组市场信息组主管刘卫红。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市场部总经理刘芳女士;《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总编助理、主编杨昱。 ![]() 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论坛,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育资源有一种稀缺性的特点,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比我更有经验,更了解北京的市场。他的很大的一部分资源集中在海淀区。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在海淀区上学,纷纷在一些大学的周边置业。但是随着城市步伐的加快,郊区化形成了一种趋势。郊区住宅在教育配套方面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社区配套教育逐渐表现出了他特有的优势和地位。北京在十一五规划当中也对社区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首先我们想请李壑老师从政策的层面和社区教育配套的现状做一些介绍,有请李老师! 李壑:大家下午好!刚才主持人让我先来介绍一下有关的一些情况。是这样的,我的工作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教育督导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行政监督机构,他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教育法规执行情况,再有一个是教育发展的均衡与否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要进行督导。这是督导室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社区配套教育及未来发展研讨会,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过了,我们北京的教育资源跟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应该说他还是比较雄厚、优质的,但是也不是很均衡。我们的教育比较集中的是海淀区,全市的不管住在哪儿的老百姓都想方设法的往这个地方集中。 我们北京现在每年不管是小学入学,还是初中入学的一个很大的规模。我们的媒体也不断的披露过这个消息,大家对这一情况也有所了解。首先家长、家庭选择一个好的教育资源,这是人之常情,因为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个传统。 同时应该说这也是一项权利,为什么不能选择呢?恐怕没有人说得出道理来,他不应该选择,他就必须如何如何。再有一个这些年来,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房地产的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从北方到南方,通过我们的房地产的努力,应该说我们的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水平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这里面也有很多的现象,包括从南方到北京。很多的开发商在开发时候,要配套建一批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而且有一些聪明的开发商通过吸引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使得他这个地方的商品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和家庭,冲着教育资源的吸引力,而选择了某一处的住宅,这个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10多年前,南方的很多开发商从北京吸引一些退休的校长,一些比较好的教师,到深圳和广州的附近办学,用的就是他们的一些号召力和影响力,也使得他们的当地的房地产影响扩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想一个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更多人气,从中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个也是企业的一个利润。因为作为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他的宗旨,这点无可厚非,但是这里面有一些问题他是要做一些其他的分析。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社区配套教育,配套的一些教育设施的建设,往往我们建的恐怕不是大学,也不是中等职业学校,主要还是中小学,是义务教育。 这些年我们的实践做法是什么呢?往往就是我们的开发商在他申请、规划得到批准的时候,他规划这个小区的时候,就要把学校和幼儿园安排出来,一般都是这么做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些问题一会儿我要分析到。这是现实的做法,但是理论上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理论上应该讲举办义务教育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 所以说今天我们有一些话题,如果说是进行讨论的话,我们首先要统一到我们国家关于教育,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上。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国家今年的6月29号,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义务教育法,9月1号正式生效实施。所以说我谈的很多的情况是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来讲,里面的一些内容我来展开我的观点。 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要求经费要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而且举办义务教育,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中央政府,也就是中央财政有责任,省级政府和省级财政有责任。在北京的区县政府也是主要的,他有责任举办,他也有管理的责任。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这一年来我们做的一些办法,我们开发,包括我们住宅小区的建设,往往跟开发商项目开发的捆绑一起的,这个原因将来发展起来就有一个如何分清责任的问题了。这个事情究竟应该由谁来管,别的地方的情况有类似的,但是从北京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年来我们捆绑建设的配套政策,一开始的时候有他的意义,这一片开发了,你设计的时候,包括你的公共设施、医疗都要考虑进去,包括绿地、环境和学校都要考虑。 有一些地方在加速建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中间,恐怕也是有一些弊端的。他有可能导致一些现象,我觉得有四个现象,恐怕他是有消极方面的影响的。第一个,他有可能导致我们学校的分布不够均匀和合理。因为我们现在这种配套捆绑的政策,他一般来讲是按照指标来的。这里面居住多少个千人,应该配套多少多少个指标的设施,这样的话,有可能有些开发部门他可能就是尽可能的不要突破这个上线,不要突破我一定要建学校的这一条线。 比如说我要建30万平米,我可能把他分成几个小项。也有这种可能性,我集中建了以后,本来应该配套成两个,我给他配套成一个。北京有这样的现象,挺大的住宅区,比较合适的位置上没有合适的教育区,这是分属于不同的集团,都不够建一个学校的,这就导致了分布不均匀,但是这个责任是政府的。你要根据分布的趋势规划好,捆绑不均匀是第一个弊端。 ![]() 第二个他往往建的设施不太符合标准,他首先是占地不符合标准。刚才提到了我们往往是按照千人指标规划,但是这个千人指标可能只能规划成一个占地8000平米的学校,这样的话这个学校非常小,他根本不可能安排出一个有200米的跑道来。没有1万平米的占地,你是规划不出来有200米跑道的小学,这是不可能的。 可是你要是按千人指标的话,我就只可能给你留出这么多的地方。所以现在北京也这样的现象,很多小区有新的设施,但是你说他是合格的学校,这就很难说了,因为我们新颁布的中学校的标准,我们要求只要是新建的学校,必须有一个200米的跑道,当然这个要求对一些老学校,尤其是对我们城区的老学校是做不到的。他们身处城市中心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地方,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个时候你要是建的学校还不是标准的时候,就说不过去了。 而且还有这样的现象,他把一些不太适合建学校和幼儿园的地方,建成了教育设施。你比如说,划分值、变电站都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办学校,我们朝阳区曾经有一所学校,就一丁点大的地方,有好几十个井盖。你说都是那么小的孩子,这怎么可能呢,这是第二个弊端。 第三个弊端,我们捆绑建设遗留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他的设施产权不明确,他是谁。业主讲,我们买这个地方的房子,你把这些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摊入到我们的单位价格里面去了。我这是不是所有的业主,我对这个教育设施都有自己的一份权利。这些年来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这些问题了,他产权不明确,他到底属于谁,如果按照法律来讲,中小学校义务教育、政府责任,政府规划和建设,理所当然的公共设施,公共产品,学校的产权,都归国家。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采取的措施,我们捆绑在一起,你说属于谁,都认为跟自己有关系,所以在这里面由于产权不明确,往往我们配套建设的教育设施,就是建好了以后,有可能你挪了他用,他不用了办学校。当然人家不办也有道理,好多人都在这儿住,但是他们的孩子不在这儿读书,他们把孩子送到海淀区读书,我招也招不齐,因此搞商业开发的也有,别的也有,就是挪做他用了。 他们这样是回避了一个产权属于谁,但是北京市地方自己规定,你要把他交给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但是我们有不交的。我干别的用了,或者我自己拿过来以后,我找一些人来办所谓的收高价的一个交易,幼儿园和学校等等,这个恐怕也是一个弊端。 第四个弊端由于以上的一些东西,他也遭受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比如说产权不明确,挪作他用了怎么办?管理上往往无能为力,这有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这里面的物业部门进来管,我们还有一些业主也要管,比如说这里要办一个什么幼儿园,业主不干。而且这种现象,导致了我们行政部门措手不及。 配套的教育模式,我们要讨论,他应该怎么配套。这些个情况,从现在来讲,我们9月1号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来讲,北京市下一步的发展,一五教育的发展,这里面包括我们新的居民住宅小区和社区住宅项目的发展,他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果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他恐怕将来是这个样子的。 首先这种捆绑式的建设方式应该调整,那就是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建设规划部门负起责任来,根据我们城市建设发展,比如说我们的顺义区,将来要发展成为100万人口居住的区,那么在这个新区域里面,需要多少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根据新的办学条件的标准,统一建校。这样就不会出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学校。 而且我们大家知道,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对于义务教育来讲,我们更多的强调的是均衡,均衡建设。刚才我也提到,政府教育的督导部门的工作责任里面规定,我们要去监督你是否均衡发展了,这样一来,有可能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就不能再允许一批学校,好得不得了,让全世界、全地球的人来看都觉得怎么这么高档,这么漂亮,恐怕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也不允许有一些非常简陋的学校存在。 总体来讲,人民群众接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要给他一个相对比较平等的一个条件。这些年来我们教育口一直在强调,我们教育的公平,恐怕是社会公平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块。但是这个公平不仅仅是机会的公平,而应该说是效果很好,不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这方面不仅仅是机会的问题,因为买彩票也是机会公平啊。义务教育不仅仅是机会的公平,还是效果的公平。 我们新的城市建设开发,我们的教育设施应该是相对至少是硬件上过硬的,而且要努力做到软件公平。这就涉及到我们下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怎么发挥得问题。硬件功底来讲,相对容易解决一下,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有足够的认识和决心,他是很容易做到的,平地起学校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你要让他软件也均衡,这里面建设就需要一些其他的问题了。 所以这些方面,我们现在原来也都提到过,我们很多的住宅小区,也要办名校。北京也有一些名校,像8中、像景山、人大附这些学校都是赫赫有名,全世界都知名。当然他们有一部分学校也是办过分校,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下一步的话是不是还要采取这种办法,我个人认为名校办分校这个口号不是一个很科学的口号。有些时候有必要办了分校,但是你办很多的分校,恐怕就有一些问题。因此名校办分校这不是一个很科学的口号。 我们北京市新颁布的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里面提到了,既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理念,学校要保持一个规模,他不是越大越好。而且我们也应该这么认识,一个校长,他的精力,他的能力恐怕也是有一定的范围界限的,也不是说我可以随意的扩大的。因为什么呢?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部队建制,比如说一个连长,他非常的能干,指挥一个连队非常的出色,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办呢?给他继续加人,给他一个连加上一千人,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能力强,请他当营长,请他当团长,而不是给他加人。一个校长也是一样的,一个校长办学的时候,他需要照顾方方面面,他需要跟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他要跟他的学生保持沟通,他才有可能办好,你给他不停的加码,我恐怕这个效果还是有限的,不可能把他做下去。 估计你学校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的时候,我们曾经有两个企业界的名人,一个是河北的马胜利,一个是浙江的,他们就是一个厂子办得不错的时候,他就到处的收购和兼并,到最后并不是很好。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校长他再有思想,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扩大不是很有效的。 我们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现象,这是需要我们下一步的根据我们的教育规律,根据我们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的。所以来讲,下一阶段,我们北京市一五教育的发展,包括我们配套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注意这一部分,在均衡的基础上,义务教育保障大家有个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条件。 所有的学校恐怕都是按这个思路来建设,我们也有了新的办学条件的标准。我们在城区里面不再建18班以下的学校,因为我们现在的千人指标现行还是有效的,规划部门准备调整这个文件。如果按照新指标的话,你的占地面积就不足以建一个合格的有体育设施的学校,所以来讲,下一步的发展恐怕是注重均衡,在均衡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们的教育制订、资源的品质,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这个恐怕是下一个阶段应该遵循的一个宗旨和思路。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一批小区,我们采取了一些合作机制,我们跟有一些学校已经挂上勾了。因为有一些改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半个月,一个月就可以改过来的。我想我们还可以继续探索的做,但是从发展的思路上来讲,恐怕要做一点调整,不一定要依靠我们拉一个名校,在这里面建分校。而是探索我们怎么进行合作以后,提高整体的水平,而不是靠一些名牌的效应来做。 以上就是我把有关的一些情况给大家简单的做一个介绍,因为从督导我们来讲,下一步我们的作为从义务教育来讲,就是要督导建设和发展上面的均衡问题。所以说在让一部分人先好起来的办法,可能就不会再强调任何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 刘婷婷:谢谢李主任,李主任根据义务教育法,谈了社区配套教育的一些基本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社区配套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他还指出了社区教育,或者说整个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总体来说,均衡发展保障上学的一种公平、公正形势,是今后教育的一个方向。 李主任刚才提到了捆绑式教育的不足地方,既然他已经产生了,他也有他的积极的意义,我们在生活中也发现了,他在有一些方面做的还是挺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