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大佬说做房奴是活该 房奴郁闷究竟谁之过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11: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
房产大佬说做房奴是“活该”,此言极是,的确是活该。又穷,又没能力,还硬要住和自己身份不相符的房子。当然,在一个严酷的生存环境里,语言上的抚慰并不能带来什么,讲究自尊也要等到祛除奴隶身份之后。可就是在房奴现象最为肆虐的时候,他们迎来了更为残酷的现实——贷款利率又有上调。 3次上调利率,房奴们一次比一次郁闷,后两次上调,全是前无古人的举措,存款人
信贷增长慢,倒霉的是存款人;信贷增长快,就轮到“房奴”遭殃。同样是国民和国企,银行的经营水平未见提高,多贷出一点钱都要担心不良资产,而业绩一天比一天好,一个个争着上市,难道不是靠着政策? 我国的贷款存款利率空间1996~1999年基本保持在3%以下,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足2.5%,但1999年后利差却一举突破了3%,从3.6%到3.33%,再从3.33%到现在的3.6%。利差扩大可谓光明正大地给银行以利润,而不那么堂皇的补贴又何止这些。 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就算过一笔涨:几年来,政府替关闭清算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买单”,总共花了人民币5万亿。其中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达到1.4万亿;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央行再贷款6700亿;而4家资产管理公司才收回来2000亿,借给人民银行6700亿,既没付息,也没还本;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资600亿美元;另外股改中核销不良资产和免税绝对超过1万亿。动辄以千亿为单位的资金如此大手笔地打进了银行的腰包,这些可都是房奴们几百、几十甚至几块从自己的伙食、衣服乃至给孩子的零花钱里扣下来的。房奴最怕自己的房子成了不良资产了,那是他们抵御社会风险的唯一资产。 房奴们的钱并没能换来银行经营能力的改善,存贷差一旦增加,还是要他们“买单”。买单不算,还受到大佬们的嘲笑,真是可怜啊!(文/邢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