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保护谁的权益 能否解决百姓实际问题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6:59 中国经济时报 | |||||||||
文/庞皎明 7月10日,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了物权法草案,并且开始广泛征求意见。 据有关介绍,截至8月20日征求意见结束后,草案将再次提请10月和12月召开的全国人
这是本届人大公开向全民征求意见的第一部法律草案,也是我国向社会公布并征集修改意见的第12部法律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胜明对记者说:“制定物权法,是要通过法律来巩固劳动者和企业的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热情,提高社会生产力。”此次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势必会有大量的意见建议反馈,“法工委下面几个月的任务也会比较繁重。” 那么,《物权法》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在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各界人士都有哪些意见反馈?这部法律如果顺利出台,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与此相关的若干问题,采访了包括民法专家、城市小区的业主及农民等若干人士,希望通过他们多方面的声音,对《物权法(草案)》进行一番审视。 聚焦 “这是一部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说,《物权法》是民法的核心,对明晰产权关系,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江平是《物权法》起草小组的负责人。 “小到空调滴水,大到一座矿山的归属,物权法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王胜明说。 “有一个房东,把自己的房子卖给甲,并把房子交给甲使用;后由于其他原因又把这幢房子卖给乙,并和乙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试问,该房子究竟属于谁,乙能否要求甲腾出房子?物权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王胜明在讲到为什么要制定物权法时,向记者举了生活中的这么个例子。 可以想见,人们在等待“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日子,而《物权法》正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在采访中,包括立法部门官员、草案起草人在内的法律专家多次强调:“物权法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 比如,你家楼下的住户把房子改装成饭店而影响了你的生活,你是否有权干涉?前面的高楼挡住了你房子的阳光,你有没有权利要求拆除?按照县里的发展规划,你的住房将被拆除以便用于修建公路,你该如何处理?你所在小区的会所、车库的所有权归谁?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在物权法里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王胜明则向记者解释,“物权,简单来讲就是对物的权利。”《物权法》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物”是谁的;第二,对这个物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其他的人有什么样的义务;第三,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的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物权法当中的“物”主要是指不动产和动产,所谓不动产,是指土地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比如耕地、房屋等;而动产,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活动的财产,比如家具、首饰等物品。 这部历时近7年,已经经过三审的法律草案,共5编20章268条。其中,草案明确了物权法的调整范围和原则,并分别对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还对登记制度、物权的保护、相邻关系、共有、善意取得、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占有等作了规定。 还有,物权法草案对征地拆迁如何补偿,农村宅基地能否转让,小区内会所、绿地所有权归属,担保财产范围扩大等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王胜明说,物权法的作用主要是:第一,定纷止争。通过加强对物的保护,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第二,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为权利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不难看出,无论是立法部门还是法律专家都对《物权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么,在普通的民众中间,他们对《物权法(草案)》又有些什么样的意见? 相关专题:物权法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