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万套新房稳定深圳军心 炒房者暗流松动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4:30 深圳新闻网 | ||||||||
继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等城市之后,深圳也开始实施房地产交易信息网上公布政策。房源信息透明,犹如一石击水,激起千层浪!实施一周,人们猛然发现深圳依然有足够的绿色房源,更隐约窥探到以往市场中风行的炒楼。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有关人士说,楼市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曾经隐匿的炒房者有加速撤离的迹象。中心区某豪宅专铺的业务主管告诉记者,最近一周内业主委托销售的房屋单位数量上升了一倍有余。
近七万套新房待售 去年,土地紧缩、楼盘热销,很多置业者非常担忧深圳将和北京、上海一样,有钱也买不到房,房源紧缺成了楼价上涨的最直接原因。然而,事实情况是怎样呢?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日前透露,2001年3月1日以来,深圳共批准预售商品住宅409855套,其中已签订合同和备案342136套,还有67719套新房未卖出。 在政府网站上,大量绿色房源赫然在目,去年大肆宣扬“认筹即封筹、开盘即售罄”的楼盘,反映在今年的公布信息上依然是有大量的绿色待售单位,那些“开盘当天基本销售80%,接下来一个月基本售完”的楼盘更是如此。市国土局人士在与记者的一次闲聊中说,去年以来房源紧缺其实是开发商有意在捂着绿色房源,其中不乏品牌开发商。原因有两个:一是开发商的公关需求或市场“测试”手段,为公司的“重要客户”保留房源,这在房地产业内是极其普遍的做法,大多数购房者无可奈何之下已经“表示接受”;二是销售商或开发商的“职工福利”,但这种房源的保留量一般不大,不会引起购房者的密切注意。然而,去年下半年至今,开发商内部保留的房源数量已经大到放缓整个深圳楼市销售速度的程度了,当市场上绝大多数开发商存在“惜售”心理的时候,市场就紧张了。 “惜售”就是纵容炒房 记者在政府网站上做了一个简略的统计。2004年6月以后开盘的楼盘绝大多数还有半数以上的单位处于待售状态,个别楼盘甚至是只销售了两成左右,往往去年炒作得最“热销”的楼盘保存绿色房源的数量最多。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 一是品牌地产商开发的豪宅项目,备受“热钱”宠爱。二是宝安新中心区、龙华、竹子林等新热点片区的中高档楼盘,楼价虚高严重。在宝安新中心区,某楼盘两次开盘各推400余套房,自称解筹率均过八成,实际只分别售出200套而已,而楼价已达到每平方米5800元之高位。三是成熟片区的居家型中小盘,销售相对真实稳定。如莲塘片区的金色年华,今年3月份开始正式销售,已经登记销售了300多套房。 市国土房产局人士认为,大量绿色房源的显现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深圳地产“已经有一点炒作的迹象,但还在政府掌控的范围内”。有业内专家则认为,2004年深圳地产的投机性购房比率至少在10%至20%,开发商“惜售”客观上就为炒房者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炒房者开始松动了 房地产交易信息网上公布让炒房顿时变得困难起来。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买楼之前,可以去政府网站查证欲购单位的信息,如果该套房子表明为待售状态,卖房者却不是开发商,那必定是炒房。如此清晰的界定让投机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你还会接炒房的下一棒吗? 中心区某豪宅专铺的业务主管说,和上海、北京不同,深圳楼市的主要消费者在本地,炒楼者也大多在本地,因而房源透明给市场造成的震荡也更大。一周来,二手房市场的抛盘量明显增加,但接盘者却减少近10%,曾经让很多炒家兴奋的豪宅尤其明显,现在的二手房市场基本是停滞状态。 有网络地产人士说,深圳的楼市炒作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炒家仅付少数订金购房而转手放到三级市场溢价抛掉,并不是销售备案拿到产权证后再转手,这说明深圳的炒家绝大多数是短线炒家。短线炒房者资金压力比较大,只要能够获利,他们往往会很快出手,现在深圳开始打击炒作,未来形势不十分明朗,所以就开始抛盘。一旦多数炒家选择套现,大量从来就没签合同直接进入二手房市场的房子骤然增多,将可以挤掉楼价里的部分水分,这是楼市真正的消费者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持币观望的原因。(文/胡春 陆琼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