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与京城开发商探讨房贷新政效应与对策(图)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8月21日09:33 北京青年报 | |||
![]() 房贷新政实施之前 8月16日,北京青年报社联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银行家杂志社,共同主办了“中国房地产信贷政策论坛”,把来自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银行家们与以京城开发商为主的一批开发企业老总们拉到一起进行对话。当然,席间也少不了一些以个人身份与会的央行官员以及相关专家的身影,围绕着央行“121号文件”共同探讨银行与开发商如何共赢未 “121”给高速运转的房地产一个点刹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部总经理刘子刚表示,从中国房地产业长期的、持续的规范性来讲,这个文件的方向是对的。刘认为,在中国的房产业经过近6年的快速发展期,针对目前房地产业出现的局部问题,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扩散而采取新政,它不是急刹车,而是点刹车。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应该适当减速,使它更为合理的、更为理性的发展。而这种更为合理和更为理性的发展,对中国持续几十年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光大银行副行长姜波介绍说,国际清算银行年报认为房地产业在中国持续强劲增长来源于财政政策和住房货币政策。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部总经理刘铁民说,房地产信贷是非常好的业务,商业银行都要靠它生存和赚钱。 控制还是规范,“121”不是市场行为 加强住房贷款的流动性,是降低房地产贷款风险,保证房地产融资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提出,不能仅靠少发放贷款,甚至不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控制风险。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施倞则在发言中提道,房地产业需要综合治理,并不是银行出台一个措施,就能够完全规范这个行业,如果借鉴1992年的教训难免有点矫枉过正。他提出央行这个决定是不是政府行为大于市场行为,因为他们对这一政策到底是规范我的业务,还是要控制我的业务,感到无所适从。而这个文本身有一些跟实际不太相符,如对房地产企业不能贷流动资金,他认为这可能对零售部门的业务操作造成很大影响。 新解泡沫论没有金融支撑不可能出现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魏国雄则对泡沫说作出另一种诠释,没有金融的支撑是不可能出现泡沫的。他提出,中央银行管得过于具体并不一定有利于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部副总经理徐迪提出,现阶段的银行还是属于粗放型的管理,对于贷款发出去以后的整个流程操作还不够规范化、标准化。她认为,央行出来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规范商业银行的操作,从规范商业银行操作的角度间接会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规范。 市场局部过热地方政府应承担责任 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部总经理刘铁民认为,由于缺乏市场预警体系,并不能科学地判断某一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过热或者存在泡沫。他表示有三方面的变化值得重视,伴随市场发育,房地产企业也在逐渐发育;市场也在逐渐规范;根据财务分析的情况,根据有关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发展的信用情况要求,银行也在发生转变。而来自各商业银行的其他银行家们基本上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局部过热的现象。在银行家的眼里,更多的人把出现这一问题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魏国雄认为,政府行为缺乏法律约束,且不说价格,首先土地缺少总体的、宏观的立法规划,每一届政府都有自己的规划,而这个规划又是没有法律约束的规划,可以随意改变的规划。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更是提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政府,而不是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信贷。他说,如果某地房地产业存在泡沫,从根子上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急于出卖土地,筹集经营城市所需资金。 人民银行货币委员会秘书长易纲说,不良资产的趋势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不要轻下结论,但是要关注资产的走势,及时提醒市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次,由银行家筹办的“银行家与地产商对话”是探索我国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改革和发展的一次务实性高层论坛。银行家将定期举办“金融地产沙龙”。全伟、王旭
| |||
| |||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