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区需要哪些配套 要实用要舒适还是要健康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6月12日11:11 北京青年报 | |||||||||
医疗教育文化商业康体哪个设施重要?要实用要舒适要奢华还是要健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认为,健康住宅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房子要健康,社区配套也要健康。 在UHN国际村专家们看到这个总建筑面积大约33万平方米的社区,在规划设计时兼顾
在配套设施上设计者也下了许多功夫,既设计了主要的传统配套,又把重点放在了休闲和健康这两方面,既建了大的运动会所,又盖了六个以静为主的休闲小会所,包括静吧、茶室、咖啡室、阅览室、艺术欣赏室等等,分布在小区里面,面积不是很大,可满足不同人的生活需要,给他们提供交流场所。 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在看了UHN国际村的规划和沙盘后表示赞赏,他认为,今典即将推出的苹果社区在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和UHN国际村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大绿化、大间距———楼盘间的间距100米以上;在结构形态方面以板楼为主体;每一个空间尺度都合适,每一平方米都不浪费。 要奢华还是要实用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人居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刘东卫认为,目前北京越来越多的楼盘开始不拘泥于国家关于社区配套的指标,并摒弃曾出现过的会所豪华建设风,开始真正从买房人的生活需要出发来建设有特色、多元化的社区配套,如大型购物中心,特定的康体和医疗等主题会所,休闲设施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极大认同,像UHN国际村、当代万国城、碧水云天等项目都是如此,也因此获得购房人认可。 北京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高星提出,像UHN国际村等考虑老年人需求、门诊、饮食、活动、体育锻炼以及社区人文、教育等配套的开发商应值得肯定。 即将开盘的经济适用住房三环新城总经理陆庭宇也强调,健康住宅应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住宅本身的硬件、设计,应符合健康的标准,三环新城就一改过去板楼和塔楼的设计,设计出户户朝阳,明厨、明卫、明厅、明卧的“四明”板楼,每户进深都控制在10米以内;针对现在50%的家庭都是“三代居住在一起”,在户型设计上推出“两代居”,以独特的“一居室+两居”构成的三居格局,让老人和子女方便地住在一起;第二方面,小区配套一直贯穿“健康”这条主线,在临近项目的边缘买了一个一级甲等医院,除此之外,医院还专门搞了老年病房。 配套不光要全面也要适用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人居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刘东卫提出,应从居民真正的需求反思我们的社区配套建设,康体、医疗和教育将是目前和今后社区配套买房人关注的重点。碧水云天总经理刘云飞认为,配套的出发点是为买房人服务,而不是为配套而配套。买房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能通过社区配套的规划和建设给予解决。也正是如此,碧水云天项目创建了医疗和教育会所,并以这两个配套获得了买房人的青睐。世纪金源集团副总经理张泽谈道,世纪城第三期在第一、二期大配套的基础上加大了力度,配套集休闲娱乐与健康设施为一体的68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体育运动公园等室内外设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认为,配套设施怎么做好,首先,用8个字可以说明,就是“配套齐全,配置恰当”:小区里应该是配套齐全的,少了一样东西,生活就会不方便;设置恰当,按照人的行为轨迹布置配套的设施会使用方便。其次,配套设施要根据项目的大小来安排,现行的规范里面有三级配套的指标,即居住区一级、居住小区级、组团级,三个级别的配套设施根据规模大小的不同来设置的。也正是如此,可从三个方面评价配套设施是否合理健康: 第一,本身项目的档次和居民需求是怎么样的,从而考虑配套设施是不是合理。 第二,就是和它的规模有关系。规模大,配套也应该更齐全一点,规模小的可能就只能根据它的人数、面积来确定。 第三,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如果它的周边有很好的配套设施,应与其相结合协调考虑。 赵冠谦认为,依照上面的三条社区配套标准看,很多开发商都做得可圈可点,如UHN国际村就根据项目客户群集中在文化层次比较高、对精神需求和室外有创意的活动空间比较偏爱的情况,规划了体育生态公园以及6个功能各异玻璃造型的小会所。 不能一味求特殊还要考虑人群特征 苹果社区总经理张宝全认为,真正从人的需求出发,去规划小区,设计住宅,建设社区配套,就能考虑买房人的需求,买房人的身心健康,这样的社区就是健康的,自然的。 当代万国城总工程师陈音提出,目前小区配套首先得符合规范,再结合项目的定位,针对客户群,考虑满足他们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配套,如当代万国城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是一个市中心地区的社区,周边设施很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应结合项目的定位进行精神文化方面的配套,如建了画廊、室内游泳馆等。 大西洋新城业主王燕滨根据自己近几年买房经验提出,在配套设施方面,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不一定每个社区都搞成大而全的、综合的配套,但要结合居民年龄特点建设配套设施,比如说有的社区对年轻的上班族比较适用,配合他们建设年轻人比较适用的配套设施。而另外一些应该是建立一些适合于老年人的配套设施。 配置不要一味求全,周边资源用起来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推广部主任赵旭提出,为了健康,社区需要必要的设施、设备来进行配套,但也不要产生另一个极端———即不管什么情况所有小区都必须把配套配置齐全,而是应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的社会资源,完善本小区的配套设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最大可能去满足实现健康社区的需求。如三环新城推出的社区医疗配套服务,开发商并没有在小区内新建医院,而是通过收购社区附近的一家原有医院进行改造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