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病毒触及城市肌理 规划缺少人文关怀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5月15日15:22 中国建设报 | |||
“病毒很美,具有极强的自我表达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它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已经变异出第六代和第七代,可见它有良好的自我调整能力和适应力。”当我们对SARS充满恐惧的时候,著名艺术家艾未未却对SARS病毒生命体呈现出来的美感赞叹不已。 他认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同时也暴露出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中不为重视的种种问题。“与病毒相比,我们的组织系统显得异常脆弱和不协调。当疫情 艾未未认为城市规划及功能开发包含的层面非常丰富,不应仅被简单的分割和处理,应根据人的尺度和需求进行更贴近生活的设计。如同一个音响,仅有“开”和“关”不够,还要有音量调节。“五一”期间,当艾未未看到天安门广场和北京西客站偌大的广场上游人旅客屈指可数,让他联想到如今各城市争相建造的中心广场,在这样的非常时刻,有多少能为市民缓解紧张情绪,并提供交流、游戏的空间?而类似西客站这样在设计上注重形式忽略功能的公共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资源的浪费。 “面对SARS疫情,我们的城市顿失活力,人们的恐慌一方面来自于对病毒的恐惧,另一方面则来自城市的沉寂。”艾未未说,SARS考验着人们的耐性,也让人开始反思邻里关系、生活的健康性和居住环境的安全性,甚至对塔楼的电梯位置和与居室的距离都产生了莫名的担忧。人们此时对居住的满意度不再是按居家面积的大小和社区的规模及档次来衡量,而是从安全性和蜗居室内的时间来计算。很多住宅前没有绿地,也没有可停歇和交流的场所。而很多城市绿地也没有为市民提供可聚合、休闲的空间。艾未未说,他曾在一些靠近绿化带的地方看到很多想放松心情的北京人,因无处可去,只好将车停靠路边,打开车窗吸一口烟。“在我们对疫情尚不能形成有效控制的时候,城市居民采取的自救行为都表现出是一种无奈。这也让我们看到,我们城市从规划到设计都暴露出缺乏层次和色彩的问题。”他认为,从绿化带的建设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在区域环境及其功能设计上的武断和不切实际。为什么不能将绿化带和道路、社区、街道有机结合?让其更大作用地发挥美化生活、服务社会,满足市民亲近自然的功能。 艾未未认为,我们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组织太缺乏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和建设,带有太多的政绩色彩。比如北京平安大道和两广大街,并没有与社区及其功能进行有机的融合。虽然缓解了交通,但对人们的居住和出行并没有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需求的满足。 对设计师来说,无论是建筑还是空间的设计,都不仅仅是给与人们一个房子和环境,而是为其提供一种生活方式。这不是书本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文化积淀、生活的感悟和热情。终有一天,人类将征服SARS病毒,但它的出现揭示出来的问题是否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改进?如果它的出现能够促进我们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政策向更人性化的方面调整,那SARS带来的危机将为未来呈现出无限商机。 孙艳梅/整理
| |||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