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津地产巨头入京 绿城、顺驰低调圈地京郊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8月08日17:27 京华时报 | |||||||||
非典过后,北京楼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除了本地开发商磨刀霍霍准备在下半年大展宏图外,记者近日获悉,继广东珠江、富力之后,天津顺驰、浙江绿城也悄悄在北京圈地。与当初珠江、富力的大手笔圈地手法略有不同,这回无论顺驰还是绿城都显得较为低调,没做一分钱广告,默默在郊区小试牛刀。虽然动作不是很大,但这回进京赶考,目标直指状元,顺驰北京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三年之内要进入北京前三。
外地军团来势凶猛 北京,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来北京闯天下的外地开发商似乎个个都是财大气粗。最近在京郊房山圈地的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连续7年销售额位居浙江省第一,并占据杭州市房产市场15%左右的份额,可谓浙江房地产界的泰斗。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经过8年的努力,绿城房产集团已成为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超过60亿元人民币,集房地产开发、设计、营销、物业管理等于一体的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的大型房地产集团公司。凭借自身在产品开发理念、规划设计、环境营造、工程施工、配套设置、销售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自1996年以来,绿城房产集团连续7年销售额名列浙江省同行业第一。2002年,绿城房产集团销售额超过18亿元。据了解,绿城目前在北京已经成立了5家项目公司,其中位于房山区境内的百万平方米低密度社区百合公寓将在年内面市。 顺驰在天津房地产界的地位也是龙头老大。打开公司网页,集团简介一页赫然写着“顺驰集团是天津市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绝对第一!”巧合的是,与浙江绿城一样,天津顺驰也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1994年。但在8年之后的2002年,顺驰集团已经占有了天津房地产开发10%的市场份额,2003年,这一份额将扩大到15%。仅2003年,顺驰集团开工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预计销售面积将达到130万平方米。目前,顺驰在昌平百善镇的别墅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在今年10月面市。北京顺驰总经理王全存的话代表了这个来自北京近邻的决心:“争取在2005年跻身北京市房地产企业销售额的前三名。” 进京赶考志在全国 珠江投资与合生创展联手北上是广州地产大鳄“北伐”的先锋。2000年初,珠江进京曾一举拿下南三环20公顷土地,去年初,总建筑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的珠江骏景家园首期开卖即挤进北京十大热销项目之列。珠江的目标是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第一阵营,5年内跻身京城发展商综合实力三强之列。 进军北京,是不少房地产企业全国化战略最重要的一步棋。早在去年西红门经济适用房土地挂牌招标时,浙江绿城就爆出“2480”元的第二低价位,透露出进军北京的信号。在北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但北京早已成为群雄逐鹿的地方,全国但凡是有点实力的开发商都汇聚京城。仅广东就有珠江合生、星河湾、富力地产、奥园、万科、金地、华侨城、中海8大品牌开发商先后进京,仅珠江合生一家,开发量就达三四百万平方米,广东军团开发总量近1000万平方米。再加上世纪金源领衔的福建兵团,以及天鸿、首创等“老字号”国企及SOHO中国等颇具实力的民企,偌大个北京城成了众多房地产企业角力的没有硝烟的战场,谁都想拔得头筹。 中国房地产经过十年的发展,应该说已经从小国八百、诸侯三千的春秋战国时代进入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时代,谁占据了品牌优势,谁就可以占领制高点,各地开发企业纷纷进京赶考,都是想争夺北京作为首都的辐射力。北京绿城总经理岳卫认为,房地产企业的品牌有一定地域局限性,不像汽车、家电都是全国性品牌,只有突破一个地域,占领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可能形成全国性品牌。 北京楼市面临挑战 杭州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土地招标的城市。目前,杭州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6000元,比北京高了近2000元。岳卫表示,杭州房地产比较成熟,现在在杭州通过投标拿到的土地有可能还要赔钱做。在这种情况下,绿城已经具备一定的资金和人员储备,开始全力拓展全国战略。绿城在北京考核员工工作的惟一标准就是顾客满意率。在满世界还在用销售数字说话的房地产市场,敢于跟顾客满意率较真的恐怕还不多见。 在园林景观方面,绿城已经前期调研了北京所有的植物,并在试种桂花等南方植物,着力于项目景观环境。在这方面,早一步进入北京市场的广东珠江也是毫不逊色,进京之初,珠江就提出所有项目都做精装修,彻底告别毛坯房。珠江还致力于环境规划,硬是在南三环设计出以植物和水景为主的南国风情园;在开发商还在讨论塔楼好还是板楼健康的时候,珠江国际城已经设计出的花园洋房,以每平方米4000多元的定位走百姓路线。 众多外地做精、做细的开发商云集北京,一改北京商品房原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岳卫就明确表示,绿城进北京的第一个项目不打算赚钱,就是要把项目做好,赢得口碑,让北京人了解绿城品牌。对广大购房者而言,有理由相信,随着竞争的加剧,北京房地产这块蛋糕会更加香甜可口。本报记者薛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