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新政:从央行“121房贷新政”说到对话平台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7月03日13:32 经济日报 | ||||
央行“121房贷新政”让北京的房地产商反应十分激烈。许多人选择了正面回应。这种即时反应,透露出业界对自己的力量颇有自信。如果倒退五年,任志强决不会选择公开叫板的方式。房地产商对发言权的自觉从年初任志强批评国家计委,批评王小广的举动已经可见端倪。但是容人之雅量并不一定意味着接受你的声音进入影响力范畴。如果从理论上找依据说银企之间是市场媒介下的契约关系,所以你央行管不着我们怎么签贷款合同,这个人肯定是刚从西方回来。即使像张宝全那样,抱怨一下应该有个听证会一类的程序,也还是属于定位 房地产界的大佬们个个都是人中豪杰,近年来房地产在经济生活中资源涡心的地位更强化了这种集体意识和无意识。但人强不如秩序强,虽然10余年房地产业造就了大把富翁,但在机制方面收获甚少,不要说谈判机制,甚至对话机制都没有建立,不客气地说,大家都还在沿用台底对话的渠道和机制。这种渠道和机制对于解决企业范围的问题是有效甚至高效的,但对于解决产业范围的问题马上暴露出其能量有限。在土地问题上如此,在资金问题上亦如此。奇怪的是,有的大佬对于媒体赠与的产业领袖冠冕欣然受之,却没有同时承担领袖的责任,登珠峰的登珠峰,走25度的走25度,眼光和感觉始终没有从自己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任志强受到的尊重一半是源于他的见解,另一半应该是源于他的责任感。 “121房贷新政”出台20天,虽然媒体对企业非常配合,但业界已经有了声音进入旷野的失落感。企业家们无家的感觉空前强烈。一个集中了全社会接近30%以上投资的产业,突然发现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并不像平时在媒体面前那么有分量,倒是有点像回到了请国土、规划、建设的副科长吃饭还怕别人不去的年代。好在大部分产业中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已经意识到平台要靠自己搭建,有了平台,才有对话,有了对话,才有谈判,也才会有产业和行业的力量存在。无论这种努力在这一回合的实效如何,研讨“121房贷新政”,如果能留下产业的机制建设之意识觉醒和一批意见平台的雏形,其意义是深远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因为房贷新政的确关系重大,值得仔细研讨和解读。鉴于此,本刊将在本月举行“房贷新政解读和实施实务研讨”论坛。这个论坛是“中经地产政策论坛”之开讲。后者就是我们致力于建立意见平台的实践,之后的理想是能够上升为对话机制。
| ||||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