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121”报道之二 操作:两大难题期待解决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7月03日11:35 北京娱乐信报 | ||||
由于实施细则没有出台,“121文件”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其中关于可操作性的争议一直在业界存在。 难题一 第二套房界定难 市民们对关乎切身利益的“第二套房”的界定已经望眼欲穿。来自商业银行的说法是 在国内惟一实现个人征信系统联网的上海,其征信系统运营商上海资信的新闻发言人郁文倩表示:“个人征信系统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使各家银行的信息得以汇总。”这样,试图利用银行信息孤立来操作的贷款可能无处遁形。 但事情不是绝对的。由于国内各地的征信系统互不连通,如果有人第一套贷款购房是在外地,那么征信系统显然无能为力。北京的银行业人士建议,央行与房地局合作建设查询系统,因为房产证上登记的地址在房地局系统内可查询,如果把银行系统与房地局的查询系统联网,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此外“第二套房”的界定是以家庭还是以个人为单位,央行也没有明确规定。中信实业银行的张先生向记者介绍,目前借款人在填写借款申请时,有关配偶和直系亲属的资料都是选填项,数据不全面,征信系统无法反映有关状况。 上海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个人征信系统一个月更新一次,那么就有人可能利用这个时间差连续贷款购房。据了解央行在北京的征信系统也在筹建,但北京几家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尽管还没有看到,但应该不是实时更新的,因此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此,征信系统似乎无可奈何。但上海资信的郁文倩说,银行还是可以在接到贷款申请后,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查询该消费者的信用报告,从信用报告的查询记录中也可以看到以往相关机构查询的原因和时间。 与技术问题相比更难办的是,银行有时会应申请人保护隐私的要求没有输入信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透露,出于优质客户信息保密的考虑,银行通常在加入征信系统的数据上有所保留。由此带来的信息不完整将加大房贷可能的风险,并提高信息沟通的成本。 难题二 高档房多高算高档? 《通知》中屡次提及的“高档商品房”究竟怎样界定,目前法律法规尚未有现成的定论。“怎么界定豪宅,是这个政策所要面临的难题。最好给出具体的标准,而不是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地产大鳄张宝全表示,“如果按房价来说,郊区别墅也就每平方米两三千元,市内的塔楼则要每平方米七八千元;如果按面积来说,那么多大面积房子是豪宅呢?如果一个六口人的家庭,买了一套比较大的房子,这又算不算豪宅?这些只是一些很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对“高档商品房”的理解,不同地区也有很大分歧,这也是专家建议央行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细则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央行上海分行早在2002年即出台相关规定,高价房的标准是:单价在7000元以上或总价在100万元以上。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人民银行究竟把北京的“高档房”定在什么档次上。 此外,央行《通知》中规定:“对购买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住房的,应当提高首付比例。”专家认为,这里“应当”就留下了很大的弹性空间,“房贷市场竞争激烈,谁会把送上门来的生意往外推呢?不排除一些银行采取变通的手段突破限制。”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宪普也表示,二次购房概念可能引发“打擦边球”现象。同时,新政策实施后,新老房贷利率将如何统一,也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信报记者 甄世宇 邹玉瑞
| ||||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