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辛苦开发商叫苦买房诉苦 健康住宅十个侧面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6月20日08:57 北京晨报 | |||
近来,健康论坛、生态研讨、人居评比……忽如一夜春风来,“开”得遍地都是。专家们辛苦,因为忙着去传播健康住居的理念,精神可嘉;开发商叫苦,因为别管谁是谁都得往健康的概念上贴,赶时髦得有代价嘛;买房人诉苦,我住的房子安全吗?什么时候我能住上健康住宅?郊区的、城区的、塔楼的、板楼的……开始了一场比拼健康的悲壮“厮杀”。一位业内人士冷静地说:郊区住宅不必借题发挥,城区住宅也不必证明什么,供需关系决定一切。当然,研讨、反思健康人居绝对是好事。本报通过下面这十个侧面,希望能尽量客观、 楼盘的建筑形式、绿化率等健康要素是“非典”以后买房人最为关注的问题。叶晴/摄 1、谁嗓门儿大谁就是健康住宅? 如今,不少称自己是健康住宅的楼盘其实都是在“喊口号”。口号越响、嗓门儿越大,越让人怀疑这个项目是否在拿“健康”说事儿。有专家意味深长地指出:“令人奇怪的是,一些项目又不是现在设计的,以前开发时并没想到‘健康人居’的模式,现在卖房子了,突然打出这一旗号,很有炒作的味道。开发商为了促销,什么赚钱就贴什么标签。”专家提醒消费者,购房不要过多关注口号、外包装,应更多地注重房子的品质。 2、居住密度高低决定住宅是否健康? 有业内人士认为,居住密度、居住环境与健康确实存在一定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住高密度住宅就不健康,更不能就此否定城区那些较高密度的住宅,而且至今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居住环境可以造成疫情大规模爆发。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顾问奚瑞林认为,健康住宅的要求,不等于容积率低。低密度住宅目前不可能成为住宅的主力。 这里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容积率和密度双低当然好,但容积率低,密度并不一定低,密度高,容积率并不一定高。 3、板楼一定比塔楼好? 一般地说,板楼在通风采光、户与户的均好性等方面胜塔楼一筹;但塔楼却有利于社区总体环境的采光通风,特别是点塔等改进式塔楼更是不比某些板楼差。当然,如果在近郊选房,介于塔楼和别墅之间的低层板楼还是要经济实惠得多,新华联家园在坚持板楼主义的基础上,还有效地控制容积率,否则扎堆的板楼就成了“换汤不换药”,也就不会有小区里的中心花园和绿色弧形走廊了。 4、郊区住宅比城区住宅好? 事实上,住在城里有城里的便利,住在郊区有郊区的舒适。住在郊区空气清新,人口稀少,肯定是健康的。但你不能就此否定城里的住宅不健康。因为城区住宅中相当一部分社区设计合理、注重健康环境理念,也具有相当的舒适度。更何况郊区住宅距离城区较远,在环境配套、交通路网等方面不够便利成熟,而这正是城区住宅的最大优势。专家认为,郊区住宅至少5年内难成大气候。 5、有“穿堂风”就健康了? 有专家认为,良好的住宅通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住宅”15条具体标准之一。但是对于通风设计,建筑师往往只停留在平面布局中的空气对流,即有没有“穿堂风”,简单地认为一梯两户的板式住宅通风条件好,塔式住宅不如板式住宅等,并没有进行整个小区的风环境设计。有项目在非典以前就考虑了健康住宅中的通风因素,引进“数字风洞”进行了夏季风、冬季风的模拟计算,依此来调整总体布局。 6、绿化率越高越好? 较高的绿化率是许多楼盘的卖点。但买房人一定要了解清楚,那些美丽的绿地对社区的绿化环保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你能享用吗?相比之下,一些地处远近郊区的项目反而由于其地段的特性而具有了更有利的施展空间,新华联家园南北两区占地近40万平方米,能为业主提供近2万平方米的中心花园和7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会所以及200多个绿色小品,也把单个区域的聚集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7、生态设计是高档楼盘才能拥有的? 生态设计、科技含量、健康设施……的确需要相当的成本,但只要设计好了,也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样高不可攀,主要还是看开发商是否有这方面超前的观念,是否愿意为此尝试、为此付出。全国首个生态绿色居住区北潞春小区,做到了“小区住户不烧煤,普遍使用天然气;小区也不集中供暖,居民用天然气采暖;小区内建有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而这个项目并不是高价位楼盘。 8、光房子健康就行了吗?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认为,健康住宅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房子要健康,社区配套也要健康。有的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兼顾了社区规划、建筑设计健康和设施配套的健康性。比如UHN国际村既建了大的运动会所,又盖了六个以静为主的休闲小会所。专家们认为,当前北京越来越多的楼盘开始真正从买房人的生活需要出发来建设有特色、多元化的社区配套。 9、西方的健康标准适合我们吗? 针对近期某些媒体刊登的西方国家的健康住宅标准,有开发商表示,因为生活环境和习惯都不同,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健康住宅标准。同时由于中国南北东西地域差异大,还应该有相应的分区域的健康住宅标准。所以一些国外很好的东西未必适用我们,因为那需要高成本支持,如何将技术层和市场层结合起来才是关键。 10、健康住宅试点的指标要全部达标? 业内人士呼吁:健康住宅的确切定义和规范是什么?需要国家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定义。如果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编写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被认同为严谨的技术规范的话,国家就应该立法,否则开发商可能仍然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走。 有关人员认为,健康住宅包含的内容较多,由于是试点,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术指标涵盖在项目中,至少在满足居住健康的情况下,在某一方面有所超越,能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晨报记者叶晴
| |||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