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黄汇女士:关注百姓居住健康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6月12日13:44 中国建设报 | |||||||||
黄汇女士近日很忙碌,她工作之余,将见的到所有的关于SARS、公共卫生与建筑方面的文章剪贴了厚厚的一个大本子,她说:“我现在正在学习,整明白了以后再列出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如果自己做不到再建议别人去研究,现在谈通过优化设计达到健康标准的技术对策为时过早,不能妄下断语……”她是梁思成先生的弟子、金田设计公司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黄汇说,在SARS高发期,政府采取应急措施封堵了垃圾道,甚至对空调的开关都作了硬性规定,政府对未搞清的瘟疫堵住各种可能的传染途径是非常正确的,但作为专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日后是否一定要封堵,空调该如何处理。需要统计有多少人是通过垃圾道传染的,有多少人是被空调感染的,人们说是小天井的风闸效应会导致传染,就需要统计SARS患者中有多少人是住在小天井楼房里被传染的。假如某一批冰淇淋中有10枝质量不合格,结果吃坏了好几个人,你不能得出结论说冰淇淋以后就不能吃了,而应该研究问题的根本出在哪里,找着问题了才能找到对策。我们现在甚至连SARS是个什么东西都没搞清楚,就开始从建筑方面讲对策,不妥。 黄汇认为,现在人们都说TOWNHOUSE好,可专家不能站出来大力提倡。她大致算了一下,北京市1300万人口,如果大家都为健康住TOWNHOUSE,单住区面积至少要达到180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北京市整个老城区才62平方公里。因此,现在不要过早下结论,要统计、研究、并和相关许多行业结合,如流行病学、环境科学研究人员甚至各种厂家合作,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否则等大家冷静下来回头再看现在说的话,会觉得有些话太冲动,太简单化甚至很可笑。 今天是SARS来了,明天又会是什么来了?到最后人们会发现原始生活是最好的。你想住TOWN-HOUSE,那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现在重点考虑的应该是改进经济适用房设计,对那些年收入不到6万块钱有权住经济适用房的人,对那些售货员、司机、清洁工们住的房子进行改进。 现在都在提倡“健康住宅”,相信全世界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说他不想住健康住宅,只是健康住宅需要确定一些“度”,要考虑土地的可利用性,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让百姓拥有经济而健康的住宅才是研究的根本。比如说国际上健康住宅的标准规定保证每天日照3小时,实际上我们国家只有一部分能达到日照2小时,而且还不是满窗日照。日本有项研究表明,如果住宅满窗日照3小时,有6种流行病菌可以被杀死;如果2小时,其中一种流行病菌就杀不死。我国是全世界人均耕地和水最少的国家之一,要珍惜和保护,要研究用什么办法在日照不足3小时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居民的居住健康。 我们的住宅的“健康”标准在和国际接轨方面,要考虑后代人的生活。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要研究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在的人能够享受居住健康,也能使后代人能够健康生活,需要认真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定恰当的“度”。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区建设研究是篇大文章、大课题,里面包括太多太多相关的研究子项,只有科学地、认真地、实事求是地研究,才能把工作向前推进一步。伍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