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住区“安全小气候” 住区健康设计的技术对策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6月02日14:41 中国房地产报 | |||
面对SARS,我颇为同意艺术家的话,“病毒触及城市肌理,规划缺少人文关怀”。事实上,SARS已经警示了住宅及其环境的健康问题。它要求建筑师、工程师必须从住区及住宅设计两大层面去重审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住区安康的技术法规对策 住区安康规划设计规范的起草制定要有一个过程,重要的是要分析现有规划设计规范及措施是否已经执行?对此本人有如下考虑: 应加强应急技术措施的研究。毫无疑义,违反住宅设计规范的建筑可能会受到“非典”及其他传染病的侵袭。急事应急办,可以有针对性地检查已建住宅执行法规的情况,特别应关注正在设计或者正在施工的新建住宅。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编制组的专家认为,反映在住宅建筑中的问题由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目前的应急措施不能作为长期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例如,应急措施中要求自然通风应最大限度地开窗,但节能、节地、防噪却成为其制约因素;应急措施中要求空调具有最大的新风量,但这却与节能、保护大气环境的要求相矛盾;应急措施中要求消毒、停止中水利用,这又与节水、环保的要求不一致;最大限度的日照要求与节能、节地的要求也是相违背的。面对“非典”冲击,加速提高居住建筑建设标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提高住宅性能质量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采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措施。 事实上,目前正在开展多项提高住宅性能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如“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改善研究”等课题,其研究路线不但符合抗击“非典”的思路,而且符合长期战略。以上课题均涉及如何提高住宅室内环境质量、防止空气污染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目前只需在其中增加对“非典”问题的对策研究即可。可以说,按设计规范我国新建住宅总体上是安全的,不宜妄自菲薄,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用“安全健康观”重审住区规范 今后,住宅规范要从整体上进行反思。要考虑住宅对病毒、偷盗、投毒等多种突发事件的安全性;既要提高一些强制性标准的等级,也应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及新材料部品出现后相应安全系数的提高。具体包括:目前执行的单套住宅两个窗户的采光要求、1?7的窗地比、卫生间的采光通风规定、进深尺度等;对于厨卫管线的统一安排、烟道防串气设备的应用、分户隔音保温技术的推广、屋顶退台设计时的管道布置要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而对于公共设施配套的指标、服务半径的合理确定、人防工程的要求、中水回用系统的建立、污水垃圾的处理设施等社会性意味更浓的规范要求,则应根据已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和项目规模加以修订。未来的住宅开发建设过程中,共用的设备和技术将会逐渐减少,所强调的是分户的独立使用。有关专家强调,SARS再次对住宅开发一次性全装修提出了紧急要求,二次装修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共识,因此一次性全装修住宅理应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安康住宅。在日本,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测试后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与安全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并强制执行。金磊
| |||
订阅非常笑话 掌握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