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之后怎样安居 别让健康住宅停留在概念炒作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5月22日09:08 北京青年报 | |||
“健康”成楼市热点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专家顾问、原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副组长奚瑞林认为,“非典使买房人和开发商都关注健康居住是好事,但要防止将健康流于概念化和表面化,就非典疫情而言,通风好的板楼,人口密度小的低层住宅要较通风性能差塔楼而言,相对健康;但从居住健康的角度看,板楼也未必健康,规划设计不合理的板楼照样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刘东卫教授告诉记者,居住影响着人的健康大概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如装修选材、建筑选材、通风设备不当等造成甲醛等放射性物质超标、隔声不良造成的声干扰、光污染、室内空气不畅等;一类是隐性、潜在对人体构成危害的,如住宅选址不好、室内空间设计不合理等,这些将通过心理的影响再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 国外许多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健康住宅。2001年,国家住宅工程中心联合国家卫生部、体育总局和环保局等所属单位根据目前国际上实行的健康住宅的技术要点,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共同编写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1年试行版),从居住空间、空气环境质量、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光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拟定了72条“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北京奥林匹克花园和金地·格林小镇是其中的两家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 非典之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健康居住 非典之后,专家们有没有对健康住宅有新的认识?奚瑞林介绍说,包括传染病传播在内的住宅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甲醛等化学物质的污染;二是噪音、光的反射等引起的物理污染;三是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室内生物污染;四是空间设计不合理等引起的身心污染影响。当年各个部门一起拟定的72条“健康住宅”试行建设技术要点主要是针对解决包括这4个方面的居住污染等现实问题,并通过量化的技术指标来保证住宅的健康。其中对第三方面室内生物污染已经考虑了非典这类传染疾病的控制。 事实上,业内对住宅健康性能保障也有许多部门提出,除上面提到的国家住宅工程中心颁布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外,全国工商联合会住宅商会也从绿色、生态等方面对住宅健康提出过相应的技术要求。 业内人士王达明认为,健康住宅应从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布局、社区规划设计、楼型设计、户型设计、设备设施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手段的提高,包括社会总体卫生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系统工程。王达明就集合住宅的健康标准提出了他的想法:公共空间如会所要更加注重室外空间,而不是室内空间;社区规模、配套规模小型化优于大型化,小型便利店及配送中心优于大超市大卖场,较小的规模,较单纯的邻里结构,是对越来越衷情“大手笔”的开发商的一种提醒;人均一间卧房,再到人均一卧一卫,将是今后许多住宅的标准;设备设施方面,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远胜于人工通风与空调,管线及排污系统面临较大的改革。 别让“健康住宅”仅是一个炒作概念 在采访中,别让健康住宅成为非典后北京楼市的一个新的炒作概念已成为业内共识,应把人们对于住宅健康环境品质日益高涨的呼声化为住宅建设的动力。要尽量用数据说话,用科学的测定和评估作标准,而不是自封健康住宅,将健康住宅变成无实际意义的概念,使消费者更加迷茫。 买房人在买房时,一定要从多方面去看你所买的房子到底健康不健康。为此,业内人士也呼吁,针对国内住宅发展状况,吸收国外相关建设经验,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建设健康住宅的建设方针与政策,把目前出现的健康住宅热引导好、建设好,把好事办好。余美英
| |||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