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青睐环境质量高标准的“健康住宅”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5月14日11:08 经济日报 | |||
大约在几年前,北京楼市就已出现了“健康住宅”的概念。2001年,国家住宅和居住工程中心编写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1年试行版),从居住空间、空气环境质量、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光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编写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并于2002年4月将北京奥林匹克花园和金地格林小镇确定为北京市两个健康住宅的示范项目。但是,健康住宅一直给人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印象,甚至在健康住宅提出之初,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 然而,经历过“非典”后再看健康住宅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了。 香港淘大花园非典型肺炎传染的案例,使人们对楼宇结构与病毒传播的关系开始注重起来。此前已有人分析淘大花园非典的传播,很有可能与其楼宇结构中的“天井”及下水管线形成的“空气倒流”有关。据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开彦介绍,目前我国内陆的很多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与香港的建筑很接近,只是在密度上相比较要低一些。 因为“非典”,北京的买房人挑房的标准有了新变化,即过去把地段和升值潜力排在首要位置,但最近楼内和社区内的人口密度、社区空气等成了选房的重要条件。销售人员也开始主动向客户介绍楼盘的人口密度和空气质量情况。最新的消息显示,随着疫情的好转,通风好、人口密度低、环境通透的板楼又开始卖得好起来了,光顾的人流量和成交量显然高于塔楼。而北京人的买房标准也因“非典”的发生产生了一些变化:区域环境要绿化面积大、通透的区域;建筑楼梯要通风好、小区人口密度要小;建筑用材要环保。看来,突如其来的“非典”已经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住宅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住宅”是指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的住宅。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人居环境的健康性、自然环境的亲和性、住区的环境保护和健康环境的保障。 现在,不少开发商虽然也都打着开发“健康住宅”的牌子,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使健康住宅的开发变成一种炒作和口号,导致预先的承诺得不到兑现,从而引发购房纠纷。专家认为,迅速捕捉购房者的消费心理是好的方面,但不能用于炒作。开发商开发健康住宅最重要的是对这一概念的准确认知,是要尊重科学与技术。专家还强调,健康住宅也并不是高档住宅所专有,推行“健康”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从居住者视角来看待健康住宅,强调的是实施。豪华、气派不如舒适、温馨体贴;而舒适、温馨又不如安全、健康重要。 北京金地总经理陈长春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有专家提示,增强自身抵抗力,维生素是好东西。对北京楼市来说也是一样的,谁的管理得当,谁的产品市场定位准确,谁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强,而提高房地产项目抵抗力的维生素首推创新,优良的创新手段一定能使我们平安走过这个“非典”的春季。”非典的突如其来,让人们看到了我们的住宅离健康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人们会更关注健康住宅,相信买房人对健康住宅的需求会加剧住宅品质的竞争。本刊记者荆冰
| |||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