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京花园东区203楼,住户靠电暖气取暖。本报记者 胡雪柏 摄
昨天,北京气温最低零下6摄氏度,雪花纷飞,走在大街上的人们不时地抖掉飘落在衣领上的雪片,他们多么渴望立即能赶回家卸掉浑身寒气。然而,对于望京花园东区教师楼和白纸坊盆儿胡同62号院的一些住户来说,回到家里依然不会感到丝毫温暖,他们屋里的暖气或是不通,或通而不热。在昨天本报的热线记录中,这样的情况多达31条,其中包括天通苑东二区33号楼、高家园小区一区8楼、定福庄南里3号院、红庙西里8号楼、马连洼北路菊园大学生公寓、光惠南里2号楼6单元、双花园小区南区1、2、3号塔楼等,受冻居民纷纷呼吁: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望京花园东区教师楼:部分住户被冻感冒
望京花园东区的教师楼虽然大多还在装修中,但连续几天没有暖气的情况让部分已入住的老师抱怨不断。
昨晚6时许,记者来到望京花园东区203楼张老师家,他们家的暖气片一点热度也没有,张老师裹着厚厚的皮衣告诉记者,他是一周前刚搬进来的。“当时房子里的温度很高,谁知第二天暖气就没了,现在我们都冻感冒了。”由于屋内温度太低,张老师夫妇每天只能靠电暖气维持室内温度。记者走访了7幢教师楼,发现很多楼层的暖气管道虽然发热,但不少住户家的暖气根本没有达到16度,不少教师叫苦连连。
对此,该小区物业的一位姓江的负责人解释说,物业和热力公司签订了供暖协议,停暖具体原因他们不太清楚,目前他们已将情况反映给热力公司,很快就会有答复。
光熙门北里5号楼:居民在家得穿大衣
光熙门北里5号楼自从今年正式供暖以来室内温度就一直没有达到过16度。居民杨先生每天回到家里还不敢脱大衣,室内温度的确让人有点冷,放在书桌上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只有12度。杨先生说,屋里温度最高的也从没超过13度,最低时只有11度。按照规定,冬季室内供暖的温度不应低于16度。居民们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供暖不热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光熙门北里小区是由北宇物业公司来承担物业管理的,但他们说没有管理5号楼的义务,因为5号楼是栋自管楼,有他们自己的供暖单位。经过多方了解得知,5号楼的暖气是由北京热力集团东区管理所来供给的。
北京热力集团东区管理所的吕先生告诉记者,5号楼是原航天部内部4个大单位的宿舍,以前每年12月之前就能将暖气费划到账上,可今年至今也没有到账,还欠14万元。“当然,我们不是因为他们没交钱就故意控制温度,这可能是技术上的问题,如果确属技术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解决的。”
白纸坊盆儿胡同62号院:屋里暖气一片冰凉
门窗紧闭着,老人偎依在被窝里,孩子穿着棉衣缩着脖子在看电视……昨天,记者在宣武区白纸坊盆儿胡同62号院1号楼9层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房子的主人郭先生拉着记者的手挨个触摸3个房间的暖气,从入水管到暖气片都是一片冰凉。屋中温度计显示的位置是13度。郭先生苦笑着问记者:“你说这叫暖气吗?”
与他有相同遭遇的还有住在上面6层楼的居民。10层一位大爷用冰凉的双手拉着记者说,这半个多月来,他们家主要的取暖物品就是棉袄,老人整天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冻感冒。另一位居民则告诉记者,由于家里太冷,全家人整天就躲在一间有空调的房子里,晚上睡不下干脆打上了地铺。
62号院社区居委会江主任对记者说,今年入冬以来,他们院里5栋楼的500多户居民普遍反映暖气不暖,到锅炉房一看才知道2台使用多年的锅炉只用了一台。这些居民中属1号楼9层至16层一些居民家中最冷,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多次也没有得到解决。
负责该地区供暖的四平园供暖公司解释说,由于这7层楼住户的单位没有及时交纳维修费,所以不负责供暖维修。宣武区供暖办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明确指出,无论维修费用交没交上,供暖公司都先得让居民用上暖气,而且必须达到北京市的有关标准。
本报记者钱昊平卢亭实习生潘澄清
热线快评
屋外冷,屋里冷,我们不能让居民的心冷。值得欣慰的是,在记者就供暖不热采访供热单位或相关部门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态:不管什么原因,我们会尽快让居民家的暖气热起来,而且一定达到北京市的供暖标准。但愿这一承诺不是一份“空头支票”,希望明天不会再听到住户们在热线电话的那头说:我们的暖气怎么还不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