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专题 > 楼盘封顶前不办按揭 > 正文

谁的资金链条会断裂?地产大佬围论“121文件”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7月11日09:12 北京晨报

  央行121文件发出已近一个月,市场上有关“资金链条面临断裂”甚至“房地产的冬天来了”等等论断,被地产商们喋喋不休地诉说,又通过媒体向更广泛的范围传递。

  房产商高声朗读条文

  央行121号文件是一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
理的通知》的简称,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它成为京城内外地产商们“攻击”率最高的词。

  第一时间看到文件的地产商们不敢懈怠。6月13日下午3时,回到办公室的SOHO中国公司董事长潘石屹看到了办公桌上的121文件。“我们紧急召开公司会议,首先认真学习央行政策,由我们的常务总裁一字不落地大声朗读,读一段讨论一段。接下来的48小时,是公司最紧张的时刻,有关人员一律不休息,重新编制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潘石屹告诉记者。

  政策突变,媒体报道中充斥了房地产业中活跃人物的声音。业界大佬们如任志强张宝全、张民耕从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资金链条的影响以及投资型物业门槛提高等大加论述,任志强预测“将有一半的房地产公司挨不过去”,潘石屹的文章——“央行政策带来的二十种可能性”,更是将行业形容为命悬一线。

  地产商们甚至像见谁都要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被叼走的“祥林嫂”般不厌其烦。在“非典”过后重又密集的房地产各种“论坛”上,均情不自禁地评述央行121号文件。一位地产界人士透露,他们中的一些人正通过正当途径向决策高层反映他们的意见。

  谁的资金链条会断裂

  在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对宏观调控特别是金融政策十分“敏感”。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的投入资金中有20%至30%是银行贷款;建筑公司对

开发商项目的垫资占到项目总投入的30%至40%,而这部分资金也多是向银行贷款得来。此外,至少一半以上的购房者采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全款资金回笼到房地产项目中用于建房。几项累加,房地产项目中约有61%的资金来源于银行。

  一位业内人士的担心显得不无道理:“房地产开发中买地的钱从银行里来,然后拿土地使用证到银行抵押,如此,又可以得到一部分贷款。在进行开发建设过程中,预售按揭的钱又是来自银行贷款。一旦出了问题,真正套牢的是银行。”

  据透露,截止到2003年4月,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8357亿元,占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款的17.6%。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支持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链条断裂,它不仅给银行造成风险,还将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打击。“在没有发出1.8万亿元贷款之前,进行这样的金融调控没有问题。可问题在于,游戏规则的改变是在一个大量的投入进行、大量的欠款发生和大量的贷款贷到手了之后”,任志强在日前本报举行的经济圆桌论坛上提出了这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现在可能体现不出来,但半年以后,贷款要还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开发、施工企业没有可能继续维持运营,假定这些企业的资金链条断了,它的相关企业可能有30%左右是对下属企业的欠款,包括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等。

  发展的政策方向没变

  若以史为鉴,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危害不可等闲视之。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使得日本商业银行至今走不出呆、坏账的泥淖,日本的地价更是连续12年下跌,以致整个经济复苏乏力。香港目前的经济状况,同样显现出东南亚经济危机留下的后遗症,与房地产泡沫破灭密不可分。但经济学家陈淮指出,现在房地产开发和10年前的北海、海南的房地产泡沫不同,对房地产的风险估计是不是有些过高了?如今的楼市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在基础设施迅速改善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过,也有善于洞察政策操作价值的

证券分析人士乐观地认为,央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出台这样一个房
地产政策
,说明了央行对于适度收紧房地产信贷政策指向是很明确的。但对于提高高档房和第二次购房所付贷款比例的政策,央行仅仅是给了商业银行一个政策性的指引,表明央行对整个房地产业的政策并不想给予非常强烈的打压,发展房地产业政策的大方向,应该说是没有变化的。

  “如今,房地产业实际上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最近有关会议上还明确指出把汽车和房地产都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动”,这位分析人士说。

  首席记者莫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80,000


评论】【楼盘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房产新闻狂搜
关键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