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房产 > 地产新闻 > 财经纵横 > 正文

银行信贷投资是否会诱发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6月10日09:50 经济观察报·蓝筹地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泡沫经济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成为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无论是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还是90年代的东亚金融危机,我们可以发现:股票和房地产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经济过热是泡沫经济产生的温床,而银行信贷非理性扩张对泡沫经济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靠银行信贷搞投资是否会诱发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从理论上讲,在现代信
用经济社会,银行借贷作为一种融资的手段,其本身并不是泡沫,能否诱发泡沫取决于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效率。因此,我们认为,分析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银行房地产信贷的规模、增长速度只是一个变量,关键是看资金的投向和资产的质量。危险的地产信贷

  房地产是一种投入大、价值高的资产,无论其投资与消费都不离开金融的支持。从房地产开发信贷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增幅很小,致使国内银行贷款占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一直在22%左右徘徊。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率高达76%,在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控制比较严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多依赖卖“期房”或扩大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来融通资金。因此,如果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主要包括居民购房的消费贷款)和流动性资金来源及增幅考虑在内,我们可以发现每年上千亿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约有60%的资金来自银行信贷。

  从住宅消费信贷方面分析,将抵押信贷机制引入住宅市场,对于多年来习惯于追逐的“大企业”、“大项目”、“大笔贷款”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重大突破,它意味着银行经营理念和行为正逐步从重投资、重生产向重消费转变;而消费信贷对于习惯了“量入为出”的广大百姓来说更是消费观念与行为的一次巨变,“花明天的钱,扩大当期住房消费”,消费信贷为居民平滑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合理支配消费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这几年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迅速增长,不仅改善了银行资产结构,还提高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盈利性”,截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达到8258亿元,占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左右,占GDP的8%,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大大低于房地产开发信贷的不良贷款率。更重要的是,抵押信贷的发展促进了住宅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银行面临的风险

  无论从开发信贷还是从消费信贷方面分析,其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信贷没有问题或潜在的风险。从金融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上分析,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制度、房地产信息体系不健全及政府干预失误,都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隐患。其中人们熟知的风险有:

  1.逆向选择问题。所谓逆向选择问题是指那些冒险精神强、信誉差、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的借款人常常获得贷款,从而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近几年,我国房地产持续升温,财富的诱惑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吸引诸多冒险者涉足第二套房和多套住房投资,用于出租经营。一套住房重复抵押、循环抵押等现象屡有发生。这表明伴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纪律弱化,过度冒险和投机行为事实上受到鼓励,这种投机行为无疑会加大银行的信用风险。

  2.道德风险。在我国银行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以政府“或明或暗”的担保为后盾,盲目推崇“树大了不能倒”的理念,盲目地追求房地产信贷的市场份额、信贷规模,对“四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齐的项目发放开发贷款,或违背监管当局规定以流动资金贷款充当房地产开发贷款,或对自有资金不足的开发企业发放贷款等。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中,一些银行盲目竞争,擅自降低首付款比例,或以个人住房贷款名义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或违规对未封顶的期房发放购房贷款。凡此种种,都会加大房地产信贷的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道德风险在房地产价格上扬时常常是不易被察觉的,反而会给人们一种错觉——“房地产保值增值潜力巨大”,因为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从而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而大量银行资金的介入,会进一步加快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泡沫的产生。俗话说“没有能长到天那么高的大树”,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长下去。而一旦泡沫破灭,抵押物大幅度贬低,带来的银行的大量呆账坏账,不仅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更危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3.银行自身的脆弱性。银行体系是否健全也是抵御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关键。按照《巴塞尔协议》,衡量银行体系健全的基本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坏账率)、经营管理水平、收益率和流动资产比率等。其中,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经营损失、抵御风险的基础条件,而资产质量决定了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及在公众中的信誉。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的银行持有的房地产信贷占资产的40~50%,却能在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时安然无恙,因为它们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强,其资本充足率高达15~20%,不良资产率仅为3%。而韩国、菲律宾和泰国银行的资本资产比率在6~10%,不良贷款率却高达22~25%,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这些国家的银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基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远没有达到8%的水平,且不良资产比例过大,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用于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的资金虽高达1134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平均不良贷款率仍高达25%。这些缺陷不仅制约了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也削弱了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不可否认,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冲击,多次下调利率利差收益缩小的压力,我国银行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兴的住房贷款成为各家银行理想的选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好资产,但是持有比例过高,也会增加资金成本和经营风险,这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包括一家一户和多户住宅)占商业银行资产的15%左右,房地产信贷(包括商业楼宇和居民住宅)占资产的27%,且银行规模越大,个人住房抵押信贷和房地产占资产的比重却相对比较小,以2001年为例,全美最大的10家银行资产组合中,个人住房信贷和房地产信贷的比例分别为13%和19%,而排名在第101-1000家银行的资产组合中,这两项数字分别为17%和38%。相比之下,储蓄信贷机构持有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从储贷危机前的60%降至40%,而靠资本市场融资的抵押银行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仍高达50%。各类银行的资产结构表明:银行的资金来源不同,其资金的运用或资产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且此轮房地产热主要是由消费需求拉动的,与1992~1993年投资拉动的热有着质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和隐忧。要解决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银行除应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负债的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外,加强信贷调控也是抑制房地产泡沫及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地产泡沫新闻


评论】【楼盘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东方口语听说速成 2004考研名师授课 司法考试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中医治疗各种肿瘤
关爱痛风病患者
专治强直性脊柱炎
关注糖尿病保健康
彻底治肾病尿毒症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03级MBA!
   十万大奖抓典型!
   春季旅游江苏行
华美启动"彩光"嫩肤
:全国特价酒店预订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狂野奔放的性爱旅行
爱意缠绵的销魂表现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性生活最好能在柔和的光线中进行,室温以裸体感到舒适…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