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事件的伟大意义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5月26日10:35 北京现代商报 | ||
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馆方案——“鸟巢”,以绝对多数票被评审委员会通过。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和国际一流的建筑师提供了创造出当今世界上最好建筑艺术作品的机会。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在逐步与国际当代建筑艺术接轨。 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900年,洋务运动,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建筑、土木工程技术。 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专业。 1926年,中国建筑师开始设计建造了中山陵、广州中山堂、辅仁大学、协和医院等建筑,都是大屋顶。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在50年代绘制的明日北京市区中一条街道的景象也是大屋顶。这一理想在1958年的十大建筑中已实现。到20世纪末,北京西客站的建成和长安街众多大屋顶耸立,国民再也不想看大屋顶了。 西方的建筑文化,在上世纪20年代,从折衷主义走进现代主义建筑时代。上海在1913年已有钢架结构、混凝土框架,高层的上海电厂、面粉厂和深受芝加哥学派影响的沙逊大厦建成了,但这条线索没有发展下去,而西方建筑的折衷主义变成了“中国固有形式”。 从20年代到30、40、50年代到90年代初,在“中国固有形式”的大屋顶下,我们徘徊了近80年的时间,到底有哪些原因使我们一直没有与西方同步? 改革开放80年代的“长城”、“京城”、“京广”、“国贸”诸多饭店、酒店、大厦等大型建筑,还有90年代东方广场等,一大批商业建筑继续与大屋顶同步。整体状态是:对当代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水平莫辩高下,处在文化观念的混沌状态。 21世纪初期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方案确立,在运作上,文化观念各方面,经历了从探索到认识的痛苦过程。有意味的是,决策者的胆识和魄力改变了中国当代建筑的历史。可在那个时候,有的建筑师还是吃不准。直到库哈斯“中央电视台大楼”建筑设计方案评审过程的出现,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最后我们是果断地接受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至少目前在世界上很被认可的)建筑师的作品。 “鸟巢”方案的认定,是我们评选运作机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同前两个方案不同,这次中国的优秀建筑师、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同当代世界建筑界最好的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合作,而作品是艺术语言同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也完全不同于过去大型体育场建筑。 在建筑美学上,它追求人与空间的新的观念感受,这种外形的产生是功能结构需求逐步形式,也是建筑多年艺术语言,精神追求的一个延续和突破。 这一方案的确立到建成,将会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建筑界产生深远影响。 从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的“中央电视台”到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这三个项目,已达到了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相当高的水平,可以预见几年后,国人和外国人都会来北京,看看这些美丽的艺术品,这些国际大都市——北京的亮点。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上海也会出现这样新的都市亮点。 本次方案,政府在建筑艺术问题上,方案评选,运作机制给地方各政府职能部门及开发商在建筑设计方案评选组织方法,要有当代文化的视角,要有国际最先进的文化思想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全的榜样,使我国的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找到正确的发展方法和方向。这次中选方案的建筑设计班子,由国外最好的建筑师,国内优秀青年和当代艺术家组成,这个组合在国内建筑设计中可借鉴,加快当代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另外我国建筑教育体制上理工科的技术层面为主导的教育应回到当代文化的层面,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史三大组成部分真正的一块。这是历史的课题。 小城镇规划,建筑也应这样一个样板。 城市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园林设计也可以找国际最高水平的设计师,同中国的设计师、艺术家合作。 这些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哪些是做商业,做行活的,哪些是设计师艺术家级别的,进行学术文化探讨的人。还有一些外国人为了抢到项目,想办法取悦中国人,媒体和文化批评家,应及时给予指正批评。 在去年开幕的石景山雕塑公园,在文化观念上是滞后运作。雕塑公园是博物馆形式的延续。市内陈列变成室外陈列,作品与环境不是有机的关系,这是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停滞的模式。我们请的那些国外雕塑家艺术水平是很一般的。要请国际最有影响大雕塑家,不在多,在好。重要的是要找到当代中国的雕塑与环境的结合点。 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出现在会场,使那么多青年设计师兴奋,如追星族一般,希望能看到不远的将来,北京经常出现这种场面:追中国建筑师。
| ||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