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本拼抢北京二级市场(图)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15:49 京华时报 | |||
![]() 2003年,北京房地产二级市场利好消息频出,良好的市场预期吸引了众多竞争者加入。本地企业转型、外地兵团空降、金融系统介入,各路资本都铆足了劲,准备在这块日益膨胀的“蛋糕”上抢夺一块份额。二级市场跨越了老牌公司精品家园、置业家园、我爱我家三分天下的时代,开始进入群雄割据、诸侯混战时期。 中介公司月增60家 虽然今年的利好政策不断,但央产房和军产房上市却还是处于不断“等明天”的状态,因此,可上市的房源数量变化不大。 与之相反的是,中介公司数量以及各公司铺设分店数量在骤增,来自国土房管局中介事务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有资质证书的中介公司已接近1100家,其中2003年1-5月新加入的就有300多家,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增两家。而在工商部门申请注册,能够从事房屋信息咨询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僧多粥少,二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名称各异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让百姓应接不暇,由于申办此项业务的门槛不高,市场难免鱼龙混杂,抱着“捞一票”就跑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一家正规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想在北京的二级市场上生存下去,其实是很难的。关于中介费用的收取,物价局有明确规定,不得高于2.8%的上限,那么成交100万元,中介公司最多只能挣到2.8万元。按照目前市场成交面积除以平均价格30万/套来计算,每月摊到有资质中介的套数还不足1套,更何况市场上还有数千小中介、黑中介在进行不正当竞争。 资本看好市场前景 既然二级市场的利润如此惨淡,最初的资金投入简直就如同泥牛入海,为什么各路资本还纷纷抢滩,大把地往里面投银子呢?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新军入市均经过了深思熟虑,他们没有想初期就赚钱,大家图谋的都是今后的长足发展,甚至已经有公司把眼光投向了5年之后甚至更远。 现在到街上随便转一圈,我们就可发现众多资本的身影:华润经纪背后是华润置地的大旗,链家·宝业有传媒和会展背景,金丰易居、我爱我家都是南军北上,而首创顺驰的母公司在津门地产界的地位则是无人能及。 不仅是外省资本大举侵入京城,外国资本也对北京二级市场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世界排名第一的地产中介公司美国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不声不响已经在北京吸纳了16家加盟店,在稳赚高端租赁市场的同时,其中国区总部也在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并在北京区域分步进行了内部练兵。记者从该公司市场部经理高学忠处了解到,二十一世纪不动产进军北京房地产二级市场已属板上钉钉,至于何时切入,还待一个有利时机。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北京今后的发展,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和地方法规都预示着政府在想方设法鼓励内需,刺激居民购房消费。虽然减少税费等只能治标,但存量房牢不可破的外壳已经逐渐从内部敲开了缺口,其能量迟早会得到释放。另外,北京房地产二级市场已经度过了惨淡的培育初期,各公司的业务人员也不用再苦口婆心地给人解释“我们是干什么的”、“二手房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缺的就是房源和被百姓认可的品牌。 资本看好市场前景,但却无法左右政策,因此在全面战争尚未爆发之前,各路资本都在尽最大努力跑马圈地,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连锁竞争加剧 据了解,除了二十一世纪不动产将在今年大举入市外,香港中原地产也准备今年在京开7家分店。从最近北京各中介公司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北京本土中介公司的地缘优势正在消失,而外来中介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济实力雄厚,有上市公司或开发集团作为背景,同时,在异地二级市场有着成功经验和骄人业绩。这些外来的公司正是凭借雄厚的实力来占领北京二手房市场。 业内专家预期,房地产中介公司竞争的结果,最终将导致几家大公司成为垄断市场的寡头。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各中介公司都必须进行扩张,如果他们还保持原来的节奏,不仅实际市场份额可能缩减,在同行和客户眼中,也容易造成公司不继续发展的印象。这种现象在北京表现得就很明显,老牌中介公司在新公司快速发展的面前,正逐渐被市场遗忘。本报记者 陈静 郭鸿宾
| |||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