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名焰)一家在京城拥有多处分部的房产经纪公司,红红火火经营几个月后突然失踪,把客户给“撂”了:租房子的没房租,交房租的没房住。昨天下午,读者谷女士气愤而又无奈地代表已知的33名受骗者向本报投诉这家房产经纪公司,同时也想通过本报提醒市民,千万别再上这家公司的当。
谷女士说,今年7月,她看到“恒基房屋银行”的广告,说只要将闲置的房屋存到该公司,房主就可以定期收取租金,既省去了看房和咨询电话的骚扰之苦,又少了拖欠租金和房屋损坏的担心,还免去了房屋空租带来的损失。正好谷女士手中有一套3居室空着,第二天她就找到这家公司的广安门分部,签署了房屋出租委托合同后,谷女士当即拿到了一张银行存折。公司告诉她,从当月起她就可以每月坐收房租了。
国庆节后,谷女士发现该公司没有按时将当月租金入账,便立即电话与之联系,得到的解释是因公司放长假,等公司正常运转后将立即给谷女士拨款。可半个多月过去了,谷女士还是没等到自己的房租款。当她再次拨打电话时却发现电话怎么也打不通。等找上门后才得知,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已被物业封了,公司人员不知去向。情急之下,谷女士又从工商部门查到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但公司办公室也人去楼空,不过幸运的是,这次谷女士得知该公司在中关村科技会展中心2号楼还有一处办公室,于是又直奔那儿。等她赶到时,只见门前已聚集了30多人,原来都是来找这家公司讨说法的。
一位自称邵经理的人挨个同这些找上门来的客户谈话,解释说公司因财务经理携走资金造成财务困难,并承诺到11月上旬肯定能将钱补上。可十多天后,当谷女士再找到这里时,公司又是人去楼空。从此谷女士和另外32名受害者就走上了寻访公司下落的漫长之路。
记者随后拨打该公司广告上9个分部的18个电话,发现所有电话都打不通,有的电话已成空号。今天上午,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及房屋管理局和市工商局了解到,该公司已取得了相关的经营证件,但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他们已接到了很多消费者对该公司的投诉,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