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居住文化复兴论坛全程实录(组图)(4)http://bj.house.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18:01 新浪房产
![]() 单大伟:其实中国建筑文化的复兴绝离不开建筑师的作用,他们将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元素,包括和现代科技的对接很好地演绎到作品当中去。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副所长,著名建筑师徐卫国先生,我们也想请徐老师站在建筑研究院的角度给我们鉴赏一下中国居住文化的思路,怎么看待我们中国居住文化的一些问题。下面请徐老师发言。 ![]() 徐卫国:今天谈的是中国居住文化的复兴,我在这儿想谈一种对待传统文化复兴的态度,或者说我推崇一种学术思想吧,叫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批判地含义有两层含义,批判这个词最早是康德提出来的,他是维新主义的哲学,他是针对之前的维新主义哲学批判的维新主义哲学。另外一个含义,20世纪初,法兰克福一个学派针对当时的现代化提出激烈的批判,他实际上是反对现代化带来的文化的趋同,这是批判两层的含义。 从批判的地域主义或者批判的传统主义来说,其实这两层含义也是同时存在,我们居住文化对待传统的态度上是不是也有这两层含义,一种是对传统的批判,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趋同的建筑文化的批判。什么是传统的地域主义,或者传统的继承方式呢。简单地说,比如我们看到今天的市场有很多复古的建筑,比如北京四合院,苏州民居移植到北京,全国各地这种现象是非常明显的。他把这些四合院原原本本地搬过来,好象营造一个传统文化,其实这个正是批判传统主义的批判对象,这种完全的复古就像拍电影做了一个布景,营造了一个气氛而已。今天所需要的居住形式和传统的居住形式文化不一样,所以批判地地域主义首先对这种做法开始批判,因为他太虚假了。 第二种批判是文化趋同的形式的批判,对象很明确,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代的居住区,横平竖直的板楼,回家都容易找不到门,为什么呢?因为太趋同了。其实这也给居住带来了不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批判的地域主义他推崇一种什么形态呢,他推崇结合他所处的地段,他所处的场地,他所处的地区的有特色的环境条件,在这种环境条件基础上,结合这种环境条件创造出与这个环境对应的居住形态,把他作为建筑的形态,为居住在这块地上的居民服务。这种建筑强调与环境的关系,他建筑的形象与环境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反应他所处环境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他的开放性,作为他所继承的传统,本身对传统的态度是开放的态度,并不仅仅局限于这种传统,他继承这个传统的同时,对其他的文化,优秀的精华具有开放吸取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不排斥其他先进文化的精髓,把这些精髓结合到所特定的居住形态当中来。 第三个,是对于时代技术,时代文化的接受态度,并且把建筑形态的实现和设计建立在对时代精神,时代技术和时代文化吸收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把这几个方面融合起来,这个建筑形态的结果就会有一种陌生感,这种形象是批判地地域主义推崇的形态。 就御园来说,符合这种批判地域主义的思想。第一个它特定的环境,带有皇族气息。三山五园,西山的自然风景区特定的自然环境,本身御园很好地结合了这个环境,这种思想就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推崇的思想。实际上三山五园在这个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北京的海淀区其实比北京地势低50公分,它的特点是地下水丰沛,以前海淀区这个地方叫单鳞片,为什么在这儿建园呢,因为这块有西山风景,同时最主要一个因素是这里地下水丰沛,适合造园,形成一个自然的环境特色,这个应该是这个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再加上西山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优美的居住环境特色。御园结合了这种自然环境特点是非常成功的。刚才参观套间,打开阳台的门,立即看到玉泉山的宝塔,使我想到设计的手法,确实是在风景当中居住,环境特色非常明显,并且表现在每一个居住细节中,可以享受到自然风光。 另一方面御园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传统的继承不仅仅是局限中国传统,他把西方的形式,代表传统西方文化精髓结合进来,把西方古典的形式作为建筑的形态,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心态。这也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推崇的一种态度。 第三个是他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刚才看展厅的时候看到地采暖,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反应时代精神和时代技术作为这个建设的基础,创造适合现代人居住的舒适的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具有一个批判地域主义的态度。我个人角度来看,一方面看出他这种思想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优越性。从我来看呢,建筑师的角度对御园还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如果对外族文化的吸收如果能把西方更现代的文化。御园采用的是西方传统文化,如果把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一个采用的话,可能更激动人心,可能对年轻一代来说,对我这样的心态来说更愿意接受西方现代的文化。如果二三期里有所改变,或者加入一些西方前卫文化在里面,可能更激动人心,更让人感觉到这种环境的深厚文化特色,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或者是未来建筑思想的东西在里面,可能价值可能更高。谢谢!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