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宣武区副区长杜灵欣:努力打造马连道茶叶一条街http://bj.house.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15:42 新浪房产
主持人 张普随:谢谢阎老师的讲话,有备而来,集中在四个字,如何聚集、如何扩散,全球茶叶马连道整合,如果今天要有一个关键词,我认为就是前面四个字,聚集扩散,还有全国产业马连道的影响。今年是奥运筹备的关键年,奥运的召开对马连道的扩张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下面有请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专业委员会的主任陆尧先生发言,他演讲的题目,是马连道现存的问题。 ![]() 陆尧:我们有一个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马连道这方面的情况,03年前后我们关注的更多一些,今天我想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我们马连道这条街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主要的问题。 从马连道现在存在的问题来看,这条街怎么样更好的运行管理,成熟的行业管理模式是怎么一个情况,从企业微观经营的角度我们也看到,像现在马连道茶商的增长数量,和马连道地区茶叶有效的需求增长速度是有差距的,再比如产品经营茶商都比较重视,品牌的经营对弱一些,还有像现在很多茶商注意店内的经营,相对马连道辐射的作用经营相对弱一些,从微观管理层面上,很多茶商对优秀员工的招聘流失都是比较头疼的,怎么样对员工在使用当中培养他也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另外我们调查的数据说明,现在马连道普通的茶商有相当的比例,我调查过,文化大革命之前,北京的茶商有北京政府认可的是17%,我问他们我们的利润的优势为什么在经济增长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我想从五个方面谈一下。第一个问题是双重身份的艰难抉择,我注意到一商还有茶源茶城,还有现在的国际茶城都有这样的问题,物业管理方,房东也好,二房东也好,他们同时也在自己进行经营,他们有自己的店铺进行管理,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可能会妨碍他们的管理,我曾经跟一个朋友说,我说你算一下,你做物业管理产生的利润和你自己开一个茶庄哪个大,你舍弃一头,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又是物业管理,我又把自己的店做了很好的装修,其实我很尊敬马伟同志,他把原产地的一手企业召进来很好,但是他自己又做公司,别的茶商的利益受到影响,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是可以考虑舍弃一头。 第二个问题,关于员工的招聘和稳定的问题。如果每天接十个电话,大概六个电话跟我要人,国内30多个茶叶培训学校,我们都在介入,最近有一个调查,他们的工资只有700、800元左右,为什么留不住,我想一个问题招一些适合营销的人才,马连道缺营销和管理人才,闪光灯一亮,他就很愿意推销自己的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很重要。第二个我们服务休闲产业,包括马连道商茶的员工,基本工资不宜过高,但是活工资不宜封顶,我看还有其他鼓励员工活工资的方面。 第三个解决人才的问题,我建议眼睛向内,所以最好重点培养自己的员工,当然了,必要的时候,做一些大的发展的时候,也可以面向市场,我知道现在国际茶城没有顾问团。啊 另外我想提到的问题,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第一个我想是茶博会,有很好的增长空间,但是我们要调整一下我们招商的策略,我认为马连道具体的企业也好,发展也好,重点的招商对象应该是团购的,比如69个部委的,还有6000多家北京的办事处,现在有122家接待外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酒店,他们的商品部、客房部等等这样的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有机会通过会展组织他们采购,他们拿着支票,有很大的订单,我注意到我们每次茶博会都是熟脸,真正拿钱买东西的人少,这方面我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强招商策略的调整,把拿支票的人请来。 第二个增长点,要争取首发效益,实际上马连道很多企业家给中国茶产业创造了很好的经营,但是把这个延续过来,附加值的地方,怎么样创造利润最大化,要多做一些补空白的事儿,第一要有很多的含金量和机会。 第三个增长点,我建议马连道的管理部门和茶商要重视必要的储备,我们比较缺产品的储备,人才的储备,这正是我们以后的利润增长点很大的空间。 第四个加强人才的培训,今天早上我看了一个报纸,说中国缺很少的人才培训,马连道特别重要,我很高兴看到茶商和机构已经开始了专业的培训。 第五个建议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倡好企业卖概念,我们很多企业注意自己的产品,缺乏卖概念,好的概念其实也会带来直接的效应,这需要更多的文化企业的进入。 第六个要下大力量做好资源整合。我们社科院的角度,比较在意龙头企业,像宣武的张一元,老舍等等,但是我们也愿意花80%的精力关注成长中的企业,用今天的理论说就是做好绩优股,也开发潜力股,他们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另外要靠知识赚钱,今天知识经济时代,怎么样增加自己的含金量,自己的利润增长点,更多的是靠商品运营的支持,靠国际的支持。 另外我们要特色生财,茶商利益最大化,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特点,马连道同质化的东西太多,怎么样改变这个现象,第四我想提出来,在资源整合当中,北京过去曾经有美容一条街,现在有酒吧四条街,我们马连道已经形成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好的基础,我们可不可以告诉更多的茶商朋友联合效应。 最后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做强做大需要加大研发投入,这在很多的茶的企业来讲,很重要。我举一个例子,吴裕泰,他们专门做了一个奥运研究,他们花了不少钱,另外吴裕泰刚刚在东城区做了一个1.2万平米茶文化园。可以做一个茶文化产业的创意平台。 我们社科院曾经做过几个议题,曾经帮助可口可乐公司做了一个报告,另外去年帮助深圳华侨城做过开发课题,现在有这么几个需要考虑,一个是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大多数企业都是家族的家族的企业优点和不足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引起注意;第二个中华茶叶力主回归,你去买一个品牌;另外马连道茶叶管理模式研究,茶商构成与优化研究,中国茶茶叶经营管理案例库的筹划和研究,老舍茶馆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我想列一个课题:品牌20年,星巴克和老舍茶馆的研究。是历史的巧克,都是成立了20年,星巴克全世界知名,老舍也是一个知名的品牌,但是情况相比,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马连道是中国茶产业的旗帜,也是晴雨表,我们愿意帮助宣武区和马连道的企业尽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 张普随:陆总讲的很精彩,下面有请万总,具体在微观经营的老板,请万总发言。 万金朝: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论坛,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大家对马连道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京闽茶城最基层的分子,目睹了马连道的发展。 我们京闽茶城成立于1999年10月份,入户商户180多家,我们经营的品种是茶叶和茶具,聚集了很多品牌企业,像品品香、聚宝龙等等,我们京闽茶城经过近十年的经营,我们的经营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以人为本,以茶交友这个理念是不会放弃的,在京城茶叶第一街的作用,京闽茶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茶叶街上占了举轻若重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先后取得的荣誉:首批被评委首都文明市场,全国重点茶市,最近又被评为国家级的绿色市场。目前我们茶城正在做的工作介绍一下,京闽茶城正在着手制订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市场定位,从品牌战略到区域合作,从连锁经营到走向世界都有新的发展,打造成中国知名的品牌。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越来越重视环保,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健康饮品,我们06年3月份出资在西客站地区投资建立第二个京闽茶城,目前这个项目正在施工,预计在年底投入使用,在奥运会之前要把这个项目做成亮点。 另外今年五月份,我们茶城与陕西云龙建设集团公司达成协议,共同组建西部京闽茶城,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全国的战略布局,力争在两到三年之间,在全国的有影响力的省会开设自己的分店。另外我们正在积极的和福建省的福鼎市商谈,建造一个上万平米的京闽茶城物流中心。 以实现产茶区和销售区的战略联盟,真正的中国白茶产自福鼎市,我们将搞一个音乐会,我们会请北京爱乐乐团演出,总之,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力争把京闽茶城做大做强,成为中国茶叶的知名品牌,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马连道茶叶街发展到今天,现在如何打造马连道的品牌,成为国际影响的商圈之一,马连道地区有几个优势,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包括辐射作用,第二、08年的奥运商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把马连道的茶叶,把中国的茶叶推向国际;第三、不可多得的消费群体和购物环境,这些优势都是其他地区没有的,我认为马连道地区今后的发展,1、提高马连道地区的茶叶质量,打造一批马连道的品牌企业、2、与全国各地的产茶省建立紧密的关系,形成一体化,把马连道地区茶产业做大做强。3、加强茶具、茶叶、茶文化制品的开发,真正做到弘扬茶文化,把中国茶产业推向世界,使我国由茶叶的大国迈向茶叶的强国,谢谢大家! 主持人 张普随:谢谢万总!下面给大家介绍我们宣武区的区长杜灵欣先生,他是最有发言权的,这个地方杜区长倾注了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下面有请杜局长做总结性的发言 ![]() 杜灵欣: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也感谢今天的各位来宾和专家,给我们支了很多好的招,刚才大家讲了很多很有针对性的意见,我相信我们今天的论坛对我们今后马连道的发展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下面和专家们再交流吧,大家都关注马连道,确确实实刚才于老讲话中也提到了马连道的发展。实际上我个人感觉,真正形成与市是90年代初期,一个10年,是自由市场的状况,包括于总,刚才来的时候都是挑着担子来的,2000年北京建设发展,应该说2000年以前是一个阶段,2000年以后,我们作为政府来讲,认为马连道的发展政府应该起到更多的作用,着手修订规划,我们原来有一个规划,当时政府下令调整,我们也和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我们这个地区的十个单位做了很大的贡献,应该说100多万平米一半的共建一半的住宅,有人问什么概念,你们70多万平米到底要做什么,我们今天来看,做的是对的,就是留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包括后来我们做的市政方案,包括交评、包括环评,包括我们的发展方向。 我们第二个十年,从2000年到2010年,我们现在马连道原有的在初级市场自发形成的基础上,这十年我们初步实现了经营规范,在初步市场向高级市场提升,更主要的是我们认为通过第二个十年,实际上马连道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大家都反复强调,提到马连道全国茶市场都知道,我们基础工作做完,市场初步的升级,更主要的是我们广大的茶商,我们社会各界逐步在形成共识,我觉得最后的形成共识更关键,怎么发展,我们陆续请了很多的专家、学者,包括我们和朝阳区政府一起做这个工作,目前为止,尽管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今天大家也讲了很多,梳理了很多的东西,下来之后我们政府认真的研究,更多的和茶商交流,怎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有可能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马连道就真正的发展起来了,能够实现我们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希望。 希望产茶地当地政府对马连道有很大的希望,也跟我们谈了很多的建议,希望马连道在全国茶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起到骨干的作用,北京这个地方是有特殊的地位,下一步我们也有一些项目,做一些工作,一个是现有的基础上整合大家的意见,完善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整体的思路,我们又有自己的想法,一个是提升大家的共识,目前来说,简单的销售茶叶,下一步要提升什么,围绕着茶文化,围绕着整体的茶商马连道整体的策划进行提升,我特别同意邵总说的,把我们各种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老北京文化,宣武区恰恰又是北京的发源地,建城3000多年了,建都800多年,金国的时候这个地区非常繁荣,到了元朝之后又建了元大都,实际上逐步才奔东北方向移动,应该说历史的渊源很长。 另外老北京的民俗文化都产生于宣武,比如说天桥,大栅栏,我们觉得自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次我们宣武区研究创意产业的过程中,特别把马连道进行研究,它也是我们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我们也正在研究,拿出了方案,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正在运作,把茶的发展延续下来,茶是怎么来的,包括工艺展示等等方方面面,这需要我们茶商和政府努力的合作和支持。 所以我们想提升跟文化的结合,变成文化、休闲、包括旅游,包括弘扬茶文化等结合起来,展示有,再加上我们围绕茶叶的发展,周边的配套逐步的完善,包括我们对面是2.6万平米的大型绿地,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就要搞成一个具有茶文化特色的绿化广场。 同时,我们想把茶叶的博物馆建立起来,名字叫什么都可以商量,其实就是展示的作用,引起我们下一步的会展,每年茶叶要开若干次会议,离马连道都比较远,下一步我们想所有跟茶有关系的,到了北京就来马连道。 下一步的发展,我们论证了大概也有5、6年了,就是茶叶的拍卖交易,我们当时和中国茶叶协会做了一个报告,对全国100多个产茶县进行了调查,就是如何建这个东西,如何运作这个东西,应该说全国目前没有,而且中国是产茶大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