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表现在一卡通、小区和家庭防卫系统、高速宽带网络等方面,为业主生活带来安全和方便。
一卡通,包括会所消费系统、门禁系统和车库管理系统等,一卡在手,小区生活路路通;小区安保硬件方面,包括监控系统、红外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巡逻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方面,包括瓦斯报警,防盗门磁,紧急按钮,一、二、顶层设幕帘式红 外探头;在高速宽带网络方面,有宽带局域网系统、联网型准可视对讲访客系统;此外,还有背景音响及紧急广播系统、室外LED显示屏系统等。这些智能系统的设置,不仅保证居所安全,而且注重个人生活的私密。
然而,当务之急是购房者买房前务必辨清建筑物的功能和智能等级,谨防吃亏上当。行家告诫购房者,要想避免上当必须做两件事:先实地勘察,后字斟句酌签合同。首先,到实地勘察,要不厌其烦,不顾情面地逐项试用。比如室内的智能化部分,可视对讲的清晰度、防煤气泄漏报警的灵感度、社区频道内容等,这些都可以当场测试;许多小区都声称将具有宽带网络,但开发商与网络投资商之间并非都有硬约束,能否保证按时接入因特网就很成问题;买房者入住新居,可能面对“最后一公里”问题——小区内的网络硬件已具备,接入因特网却遥遥无期。因此,购买具有宽带网络配置的住宅,一定要以合同形式加以约束。
其次,合同条款细琢磨,把想得到的细节都写到合同上。消费者一定要清楚所买住宅到底有怎样的智能化内容,对开发商在楼市中描绘的远程购物、远程教育、家中办公自动化、家里的电器遥控指挥等都应根据自身需求作具体分析,切忌盲目跟“风”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尤其是违约责任一项要写清退房、赔利息还是另行约定。对于市面上所谓的“智能化”小区,专家提醒购房者应格外谨慎。这些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项目,有的确实是按照《试点大纲》来做的,但更多的只是在基本配置中选择了少部分功能,如电子巡更、楼宇对讲、周界防范和宽带网络等。
购房者如果对签合同心中没把握,在发展商呈上的备忘录上,千万不要随便签字,最好事先向专业人员咨询,或请律师全程陪同谈判。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