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石案开庭:面对500余份证人证言 疑犯不认罪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08:04 新京报 | ||||||||
证人证言多达500余份,于波称“高价租屋低价租出,未必赔钱 本报讯昨日,备受关注的“坚石案”两主要犯罪嫌疑人,30岁的于波和其女友蔡敏在一中院受审。身为坚石公司原老总的于波称,检察院对其指控不当,起诉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证人证言500余份 两名公诉人一大早用手推车推着两摞各达1尺多高的案卷进入法庭。据了解,此案的证人证言就多达500余份。 于波和蔡敏被带进法庭后神情淡然,年仅27岁的蔡敏梳着马尾辫,始终昂着头。 面对公诉人和法官的询问,于波几乎没有过多考虑,“侃侃而谈”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接收“坚石”的前前后后。 骗取金额421万元 于波1996年到北京后,始终从事房产中介行当,2003年6月接受潘石坚的转让,出任北京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分别指控两人犯有合同诈骗罪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指控的主要事实是:于波、蔡敏伙同他人,于2003年6月至11月,诱骗房主和房客552人次,骗取金额共计人民币人民币421万余元。 “高进低出未必赔钱” 检方指控于波的主要诈骗方式是“高进低出”——先以高价租入房屋,然后以低价租出,仅向房主支付少量房租,却一次性收取房客大量房租。 于波表示,自己的企业经营理念是“高进低出”并不意味着一定赔钱,可以通过对房屋进行装修、购买日常使用的家具和电器等赚取其他利润;也可以暂时低价出租一部分房屋期待日后的升值;或者通过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购买二手房,再将房屋出租,以租养房等。 “会说话的保险柜” 2003年8月,于波将公司转让给段玉龙,之后不久便同蔡敏一起离开北京,“她是我女朋友,我当然带着她。”于波说,蔡敏在公司负责管钱,是个“会说话的保险柜”。每次他从蔡敏处提钱也都要打收条,共提了160万元左右,其中100万买了一套二手房,20万被盗且已经报案,另40万则是自己几年的积蓄。对于自己在公司的工作,蔡敏的回答也是如此。 截至昨天15时,此案还在审理之中,此案将择日另行开庭。(李欣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