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世伟:抓住奥运机遇 提升区域品牌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4:05 新浪房产 |
![]() (摘自第五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奥运与区域发展研讨会邵世伟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和各位专家一起探讨奥运和发展的话题所做的精采演讲。我想通过这么一个演讲,我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我想借这个机会,在这谈谈我们如何抓住奥运机遇,谈一点我们初步的认识。 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雅典燃起,到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座历史名城召开,再到刚刚闭幕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 1892年法国教育者倡导,推动和恢复的奥林匹克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平、友谊、进步、理念、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深入人心。今天奥林匹克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竞赛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盛筵,也孕育出了巨大商机,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及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积极的影响。历史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这一点。 我们就以亚洲为例,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以至于1963年到1964年间日本的经济繁荣,被称为奥林匹克景气。1988年汉城奥运会,标志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的崛起,奥运会使韩国一些重要企业一夜跨入世界巨头的行业。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已经成为了韩国的代名词,奥运会对于举办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在举办奥运会以前它的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但是1992年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巴塞罗那,让全世界记住了它的名字。现在它的旅游业始终处在欧洲的前十位。 历届奥运会的经验证明,奥运会对举办国家及举办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是非常强的,而这种作用通过对特定区域的带动和形成区域品牌来实现。奥运会对城市区域的发展和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硬件方面,也有软件方面。其中奥运会能够促进区域形成品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个城市需要树立形象和品牌,一个区域更需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和自己的品牌。在这一点上,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我们说奥运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品牌,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这个机遇。 我想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朝阳须应该有那样生动的例子。1990年我们举办的亚运会,使得一片荒地的北郊,迅速成为北京的一个名牌居住区。现在亚运村已经成为一种形象,一提到这里,大家就会想到成熟的、健康的、适合居住的区域,可以说亚运会把它自身包含的一些重要形象、要素,比如国际化、环保、健康等这样的观念注入了这个区域的形象之中,从而提升了亚运村区域整体的形象。 与亚运会相比,奥运会更具有这样的巨大的影响力,人文色彩、文化特征、着使得奥运会在助长区域形象和品牌方面更具有它独特的优势。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四年的时间,然而奥运会对区域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奥林匹克中心区,我们所说的五棵松体育中心,由于奥运会的原因,这两个区域的品牌应该说迅速的在传播。 但是要想把它塑造成真正的品牌,为我们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都在这些品牌里面,能够找到自己,还需要我们做出巨大的努力。我想树立品牌无非需要有三个关键的要素,那么首先最最基础的还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不仅是城市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龙头。要把城市区域品牌做好,首先需要在基础知识上下巨大的功夫。 我们可以看看巴塞罗那是怎么做的,巴塞罗那在申办奥运会成功后,通过七年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提出了城市向海洋开放的理念,通过对滨海地区实施的道路改造、铁路改造、工厂搬迁、海滩改造等错误,将数公里长的海滩向市民开放,使得过去世界上知名度不高的城市,一跃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巴塞罗那通过奥运会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休闲圣地。 北京奥运会对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城市人员结构、水资源治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设施、航空软环境建设等等基础设施方面,我们都将进行大规模的兴建和改造,目的是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性环境,我们还必须要加快速度提升环保、能源、交通等方面城市基础水平,以满足奥运会的需要。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每一个城市必须要进行的。但是由于有了奥运会的因素,所以加速了它的建设速度。为了这一点,特别像一个区域来说,一个与奥运会的区域来说,也因为奥运会这种到来,加快了这种设施建设。我想无论是我们任何一个方面,无论是我们政府,我们企业,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建设将为未来的发展,将会奠定相当坚实的基础。 我想有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怎么来支撑这样一个品牌的形象,它需要有人文的气息和文化品质。众所周知现代奥运已经从单一的体育赛事变成一种文化的盛事,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和闭幕,已经变成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文化大展示。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中,雅典奥运会通过精心准备,将悠久的古希腊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在一起,向世界人民展示雅典这座历史名城独特的魅力,使人们流连于雅典千年的时空的穿梭之中。 然而在更早之前结束的悉尼奥运会的时候,人们看到悉尼奥运会运用另外一种形式,把时代感融入奥林匹克之中,向观众展示梦幻般的信息。不同的城市风格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特征。 奥运会利用开幕式和奥运会比赛的组织工作,举办各样活动,它来体现一种人文地色彩,一种文化特征,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是一种对人类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一种文化,有了这种人文和文化的色彩,奥林匹克运动才有了超越体育范畴的特殊的功能,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运动会。 我们需要提升我们文化品牌,我们在城市建设,在环境治理,在基础设施各方面,我们需要搞特征体育。我们的文化在哪里?我想这也是我们将要通过这次研讨以后需要得出的一种思考和结论。 最后一点是需要这种文化的品位,这种基础设施,这种品牌,需要维护的系统,需要有一个服务业的提升。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奥运会,需要大家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业来支撑的。比如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等,从上几届举办奥运会来看,奥运会不止在比赛期间能够带来大量的游客,即使在比赛结束以后,也会大大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有人称之为后奥运经济。 我们知道汉城奥运会以后,奥运会对汉城旅游业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体现在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18.1%的游客的增长量,这种增长量一直持续了将近三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亚特兰大在奥运会会后第一年创造了承办大型会议的最高的记录。服务业被称之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目前我国的服务业不论是广度、深度,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是一个具有潜在市场服务业的这么一个国家,我们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后的一块大蛋糕,发展的前景是无穷的。 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使得北京服务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参照性,近百万游客将在16天的时间里来到北京,不同的习惯,不同的需求,在吃、住、行、玩、购物全方位的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需求,我们面临的挑战应该是巨大的。 为了达到奥运会的要求,北京服务业必须要跨越式的向国际城市看齐,这与北京目前的状况,与奥运会高标准的这种差距。因此,大范围的人员培训将为未来北京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因此,服务业的发展也会为城市的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最终决定城市的水平也就是人才。雅典奥运会的火炬已经熄灭,五环旗已经来到北京,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北京周期,全世界的目光将在未来四年聚焦中国,聚焦北京。 奥运会对于中国,对于北京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次大型的体育运动会,奥运是北京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如何充分发挥奥运的作用,用它来形成我们区域的品牌,用它来促进我们区域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步伐,应该成为我们在未来四年里需要抓紧做的研究和我们需要实施的目标。 我们相信,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的城市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