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房产 > 专题 > 2004首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 > 正文

仲继寿:社会对居住环境缺乏重视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4月22日12:01 新浪房产

  2004年4月22日上午,首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于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开幕。建设部及相关部门领导莅临会场,与来自全国地产界、建筑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进程的大计。下面是国家住宅研究中心副主任仲继寿的发言。

  仲继寿:各位来宾,上午好,受健康住宅专家委员会及工程中心的委托,向大会做关于2004年版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及2004年试行版健康住宅利用技术的发布报告。首先,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新浪通行证快乐e特权
我要向健康住宅研究专家以及健康住宅建设的试点单位以及一直支持健康住宅健康发展的引导,以及关注健康住宅的相关人士,以及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对居住水平的重视不够,居住环境缺乏重视,这些问题引起健康住宅理论与研究专家的关注,也引起了国际相关组织的关注,那么,健康住宅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健康住宅研究的对象就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住宅及所处的社区。什么叫健康住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不会引起疾病,并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处于良好的状态。在中国我们满足住宅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促进居住者、心理、生理、道德方面的提升,促进住宅的发展,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因此住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以及健康性,都将成为住区环境评价的基本项目。肯定有人问到,健康住宅与医学有什么关系?我简单阐述一下,在后面的会议有专门的专家对这方面进行专门的阐述。健康住宅在医学上主要表现为健康安全的概念,主要指住宅或住区中有害因素,在现有的条件下和正常的条件下,对居住者的健康不产生损害,包括心理、生理、道德等方面的伤害,也不会对后代产生侵害。因此,经常有媒体问我,健康住宅与生态住宅,与实施的康易工程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张图表希望给大家满意的答复,健康住宅除了关注居住环境的健康性,更多的关注人们的心理、道德以及后代。

  我们现在的住宅不仅仅是包括住宅,所有的建筑必须对50年代的后代做出相应的承诺,如果从90现象开始推行健康住宅和环境住宅,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健康住宅委员会以及健康住宅技术研究所,并提出了健康住宅对策合作组织。

  那么,中国健康住宅的意义在哪儿?首先必须主动应对WTO及WTO的应对,因为中国是世界的,我们的住宅尽量变成世界的,立足搭建住宅为起点,这是中国健康住宅的研究点,强化质量监督与质量检验,已经是居民迫切的要求。而且我们已经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我们不能避免也不能回避80年代快速建设的住宅将面临问题,房子不止是为了住,更需要为我们子孙留下城市历史的发展,对发展历史的记忆,我们不能盖房子再盖房子,我们以后的住宅更需要健康的住宅。现在的住宅里依然存在着基本甚至危害因素,这些因素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的现在技术水平和研究水平达不到,并不能认识他们。健康住宅研究将让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这些问题,从而研究出对策和措施。

  那么,我们的健康住宅到底研究到什么地方,从1999年底,国家住宅中心联合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就居住健康课题开展研究,2000、2001年分别受建筑部和科技部对建设部有害因素分布的调查,以及这些住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做出全国范围的调查。健康住宅的重点课程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开展,我们在2002突然出现的非典,使得中国出现混乱。2004年的3月,2004版健康技术要点在专家的8个月的努力下终于与大伙见面了。目前研究中心以及卫生组织、美国、奥地利、德国等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已经在全国选择了16个城市的选择19个住区进行试点建设,我们2004年9月向社会和居住着提供普及读物《居住与健康》。

  从91年开始,国家入住中心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这些数据对健康体系中的影响因素框架体系、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做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在这三个体系下,我们向社会公布了健康住宅评价手册,健康住宅专业手册,就是我们发布的白皮书。我们能够通过一种了解自己生活习惯、了解周边现状的评价手册、技术指南、业主手册共同构成了面对社会和业主、面对建筑、面对检测等一些方面。如果进行健康调查,我们进行的方法,第一首先确定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的确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目前正在影响着居住者身体健康,而且反映强烈,并引起医疗卫生部门关注的这样的一项因素,使我们首先必须应该调查的。首先我们承担了科技部2000和2001年关于健康要素的相关调查和课题。

  第二,影响居住者的正常生活,反映强烈,并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对简单的问题、道路交通引起的噪音,城市的规模的极具扩散引起消费者的投诉。如现在的民房拆迁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已经掌握线索,或者已经意识到的问题,都是我们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调查当时选择入户调查、媒体调查和网上调查的方法。

  那么影响入住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我们能够理解到的是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住区环境,包括污染源的影响,当然这里包括辐射、包括环境噪音、空气质量、风、声、光环境、日常安全环境,我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我们住宅的设施以及设备。

  与心理健康住区的有关因素有哪些?一个是住区的类型、人文环境,在这点上规模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容量问题、单元互助等问题都将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认为住区环境应该包括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拆开讲,总的原则就是高层住宅应该更多的提供,让更大的人愿意停留,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为犯罪预防提供安全环境,创造更多的浇灌空间,培养人们更好的社会习惯。当然这里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般住在高层的不放心老人和孩子下楼,原因很简单,电梯比较陡、楼道没有采光,这些都会影响心理健康。

  影响指标的体系方面,我们的方法是从健康者的需求出发,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体现,第二必须给予同样的机遇依据和出发点,尤其是我们的设计单位、开发单位的困惑不同的部门,出来的归范之间并不协调,不是规范错,而是规范编制的时间、氛围和当时遇到的问题,依据和出发点是不同的。所以引起了规范不协调的问题。

  健康影响的评价包括单向的影响评价,如康体系统、健康物业,很多操作者看到了不同的课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方向,一个是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领域,而且居民在支付手段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相关问题,在示范推广的情况,不断降低技术支撑体系的造价。第二,完善我国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最终建设、为中国健康标准提供实践经验。

  关于综合项目的评价,这是一个全过程,分阶段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准备以及施工方法、验收、材料以及业主的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还有个从策划到运营的评价,这是建设后的运营。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开始不提出健康住宅的标准呢?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需要调查,理论需要深化,但是《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版与前面的两版具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很多健康住宅建设中的设计者很明白,2002版健康住宅的试点,一个是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环境的亲和性,以及健康环境的保护还有业主的健康行为。这是从居住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融合及到环境保护与业主参与的全过程。

  但是我们认为健康住宅需要发展,必须从体系上、概念上具有新的概念,因此在众多的专家以及关注住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提出了健康住宅的体系设计,居住健康的健康性、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健康性,而且在2004版将重点转向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当然我们是因为居住环境的健康性更多受到业主的普遍重视,而且是显性的因素,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可以亲身体会到,但是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不止是住宅和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所以在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关注社会问题,必须关注作为一个社区必须具有的社会功能。另外,我们必须关注住区以及住宅所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人们在住区以外由于社会的进步,国际的问题、技术的进步等等相关问题引起的心理压抑。同时,我们要关注健身体系、保健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等相关的体系,人们更多的学习统筹保险等等方面的知识。当然不管健康住宅存在什么情况,仍然有潜在的一些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或者很快对人们健康产生影响,作为住区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人是社会的人,住区是社会的住区,应该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这样社会保险体系将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些数据是安全的,我们住的环境包括社区环境都是安全的。但是像非典疫情我们不可预测,社会保健环境的建设,将为人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人的保健体系更加体现在下一代,当然在这个住区里不但体现现在本身,还应该体现业主的未来上。在未来的时候是人们观察、瞻仰的地方,实际上更重要的一个教育的过程,孩子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被自然养成尊老爱幼,而不是发展的运动进行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必须纳入社区和社会的公共卫生体系,必须为广大业主提供应急公共渠道,提供获得健康支撑的渠道,提供物质支撑体系和物质保障,才能保证安全。我们的社会不乱,这样才能真正把社区纳入整个社会的建设之中。

  下面讲2004版的编制的理念,首先是健康住宅的建设理念,是满足基本建设要素,也就是说不管你是高成本或者低成本的,但是必须满足现行的法律、标准、规范的基本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健康住宅必须遵守的原则。在这样的基础说,我们如何提升健康要素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目前标准的空白,实际上社会环境大部分在目前的规范体系下,不能完整的表达。第二,规范的一般性要素可能成为健康住宅的强制要素,比如说室内的隔声问题,在健康住宅里就是强制的标准,而比现在的标准还提高了,原因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过去的环境、过去的房屋,就是过去的住宅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去的房子用的材质比较厚,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垫层。过去的楼板是木质的,也就是说楼板底下必须找平。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楼板越来越高,这样就能满足入住者的要求,因此技术的进步反而引起健康的问题。第三,很多标准里面,在目前居民的可支付能力下,可以提高。因为中国的标准必须考虑全面的平衡,而健康的发展可以从局部开始,逐步进行提高。因此我们强调要素的制定,必须符合现代的居住理念,并且基于相同的出发点和人的需求,就是对人健康的最基本要素。第二,多层次的需求,第三是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版版编册目标是住宅理念以提供和建设科学的评估体系,研究实用的技术体系,从而推广先进的建设体系。刚才我讲了健康住宅是面对大面积众人,所以我们通过建立试点,以试点小区,检验和规划成果,开展区域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经验。所以我们与每个试点单位都签订的健康住宅、建设设点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并且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逐步落实,逐步跟进。所以2004版技术要点是专业人才的手册,适合新进健康住宅与社区,同时我们抓紧编制健康住宅诊断以及改造的技术文件。所以健康住宅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过去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在舒适性、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在住区环境研究框架中,首次从居住者的健康角度来看待整个住区环境,把住区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保障技术的评价体系作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建立2004版健康住宅建设要点的同时,我们首先必须重点审议健康住宅的理念,必须重视基本要素和健康要素之间的关系。健康要素必须体现在基本要素之中,是基本要素的组成部分才能逐步将健康住宅提升为国家标准。

  第二,提升健康要素是对健康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健康要素也必然的最基本要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经常会受到各个部门标准规范的制定者的支持,他们需要上我们提供现在的研究指标以及指标的来源,就是围绕我们的基本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提高整个中国的标准体系的要求,以适应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三,人造住宅和住宅育人之间的关系。住宅即应在物质方面,也必须在精神方面,反映出居住者胜利、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另外,我们以后更深入的重视在精神方面反映居住者多层次的要素。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与健康要素之间的关系,住宅建设必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满足现代住宅的要求,必须满足性能检测的要求,因此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突出居住环境、突出社会环境。

  在健康住宅的建设技术要点中,必须明确提出健康要素,明确健康要素,有利于明确研究对象,加速取得成果。评价手册、专家手册和技术指南,以及业主手册的使用必须容易确定任务要求以及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确定健康要素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列出这些要素?第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三,审议健康住宅的性能指标,在健康住宅研究应立足于大众住宅,以维护健康为起点,向友谊健康过度,逐步提高和完善建行住宅的建设标准,因此掌握性能指标尺度考虑到居住者在经商的承受能力。

  四,提出技术措施和研究途径。建立健康住宅建设应用技术是实施健康住宅,落实性能指标的具体报一是完善和提高现有技术加以逐步成为健康住宅成套技术,二是研究开发新技术,保障健康住宅的使用。

  所以,我在这里向大伙介绍健康住宅健康应用技术2004版试行版,包括总侧和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但是应用技术方方面面很多,但是怎么能选择,怎么去提高,刚才讲了三点原则,在这个基础上,目前我们发布的施行版包括环境的建设,住宅的设计,空气环境的技术、湿润环境的技术、声、光、热的技术以及垃圾处理的技术,在社会环境方面提供完善功能的措施,如何提高减轻压力以及应急体系的措施以及健康物业管理流程。健康住宅建设应用技术的总则,第一是建设理念,编制目标,编制原则,建立方法,适用范围。在推广住宅标准化的同时,实现主辅材料的配套,施工机件的配套,设计与验收、技术文件的配套,及周边环境有接口技术,施工快捷,予以保证质量,同时要完善现有技术,不断降低健康住宅相关部门的价格。还有推动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保证健康住宅持续发展,促进新的住宅产业的形成。在这三个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健康住宅的试点工程项目,就是以住区为载体,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技术跟进工作,共同推进关键及共性的问题的研究。

  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管理流程包括从交流沟通到健康住区的预评价、技术跟进直到验收。可能参加试点单位的都知道,任何一个试点能列入健康住宅的计划,就必须通过健康住宅的专家和相关领导与开发商的决策层进行广泛的接触和沟通,共同的目的是,第一健康住宅不是炒作的概念,第二是否具有相应的技术人员,第三是否具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是否具有平台和技术的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住宅申请的预评价报告,包括住区环境与住宅空间的技术措施,五大环境的支撑技术,绿化环境及环境卫生的支撑技术,住区的社会功能,住区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方式,五大体系的建设系统以及健康物业管理的规划,在这样报告的预评价基础上,通过预评价通过专家的推荐和报告提请的情况下,通过领导的批准正式列入试点计划,列入试点计划的试点项目,将采取技术跟进的方法,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共同进行区域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第二进行健康住宅应用技术的评估,第三施工以及相关技术的指导,第四共同进行和推进区域性课题的研究,第五对现场测试和检测,第六管理跟进与协调,通过技术跟进以后完成试点工程建设,就是验收程序,包括五个方面,必须提出入住业主的体验调查包括,提出所有阶段和最后的检测报告,还有现场的补充测试,以及科研人员的验收,还有整改措施以及陆续改进措施的规划和落实,通过五个方面的验收才能最后进入健康住宅的试点工程。

  我们对于健康住宅建设试点基本的要求是:第一,要求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前从多方面对所在地区的住区健康影响因素作出调查,重点明确其主要问题:第二,强调实施过程中的分阶段现场测试和评估,结合工程的区域特点和重大共性问题开展于专题研究.第三,应以比较少的代价,显著提高住宅的建行品质,为形成健康住宅建筑体系提供基本经验。所以我们健康住宅即包括三环新城的适用房,也包括别墅项目,甚至包括高技术的产品。很多人问我健康住宅怎么评估出来?当然有它的评估方法,专家的作用是指导跟进,共同研究和总结。健康住宅建设试点工程的验收主要有个方面,第一强调性能指标的测试,第二强调业主的认可,帮助业主树立健康意识,了解健康住宅建筑特性,使用和维护。目前在各个地方的政府和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国16个城市19个项目目前列入健康住宅计划项目,而且北京的奥林匹克花园也已经通过验收,这些成果是广大开发企业和政府以及专家和关注我们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这里不再详细介绍2001年、2002年、2003年列入试点工程的项目。我想提一点,除了健康工程试点工程项目以外,同时列了健康住宅技术保障研究的实验基地,比如说住宅通风设计研究产品的实验基地以及其他各种相关技术产品研究基地,目的是保证健康住宅有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支撑。列入健康住宅试点工程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目前已经达到40个,这里不再重点介绍。

  最后,再次感谢支持健康住宅健康发展的各界领导、试点建设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关注的各界人士,再次衷心感谢,为2004年版健康技术,《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的编制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专家。谢谢大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健康住宅新闻


评论】【楼盘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