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政府和舆论应宽容和善待“温州炒房团”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4:12 外滩画报 | |||||||||
刘武俊 “温州炒房团”已经成为最近媒体关注的焦点和舆论的“众矢之的”。有舆论将某些大城市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归咎于“温州炒房团”,“温州炒房团”似乎成为房价飙升的罪魁祸首。有消息说,温州市政府已经下令限制“温州炒房团”到外地炒房。后来,媒体又有消息说,温州市政府秘书长通过新闻媒体公开辟谣,称温州市政府并没有出台对“温州炒房
依我之见,“温州炒房团”的所谓炒房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属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正常的市场获利行为,彰显了温州人精明的市场意识,这种“投机”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情合理合法的市场经济活动。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和舆论应当宽容和善待“温州炒房团”的投资炒房行为,而不是利用行政权力动辄封杀。当然,政府可以对投资炒房行为予以适当的理性引导和宏观调控。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信用体系建设大致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公民个人信用等三个层面的问题。不过,人们似乎更为热衷于探讨的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问题,而对至关重要的政府信用问题却鲜有问津。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是国家信用的主体,同时也是执政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政府信用堪称国家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因,“取信于民”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建设中国的信用体系,首先要打造政府信用。 实践证明,政府的行政管制越多,行政干预越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信用就越糟。政府的信用如何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信用,政府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求信用的第一楷模。政府信用的魅力不只在于美化政府的形象和提升政府的信誉,还体现在可以赢得民众的信赖、支持,配合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实现内外两方面的“双赢”。因而,讲求信用、取信于民是政府的形象所系和魅力所在,也是广大百姓的福祉所依和民心所向。 一言以蔽之,政府信用是百姓最好的“定心丸”、市场最佳的“晴雨表”,没有什么比拥有信用和赢得民心更加堪称政府最大的政绩。但愿“温州炒房团”的不同遭遇能够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反思政府信用的新鲜教材。 (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